時間:2017-06-22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萬事開頭難。有很多創業者對創業初期的總結為“一團亂麻”。其實,在創業初期,隻要把核心的問題找出來,然後按部就班地操作,這樣就會變得有條不紊。
創業者如何組建合夥人團隊,團隊利益如何分配,公司如何經營管理,是企業最核心的幾個問題。這些都與同一件事有關:公司股權架構。
剛成立的創業團隊該如何設計公司的股權結構,尤其是合夥人的股權結構,一直都是最為困擾創業者的問題。
對於初創企業來說,股權結構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公司的發展,合理的股權設計方案,可以明晰合夥人之間的責、權、利,充分體現各股東對企業的貢獻、權力和利益,有助於維護企業和項目的穩定,方便企業融資和進入資本市場。在未來當企業融資後,合理的股權設計也可以確保創業團隊對企業的控製權。總之,合理的股權結構是企業穩固的基石,創業者必須要從專業、理性的角度去進行設計,再配以相應的管理機製,才能確保企業長久、穩定地發展。
合夥案例:微軟的股權設計為何如此成功?
1975年,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合夥創辦了微軟,比爾·蓋茨占股60%,保羅·艾倫持有40%。1977年2月3日,兩人簽署了一份非正式協議,協議明確指出,兩人持有股份份額分別是64%和36%。1978年,比爾·蓋茨的年薪是1.6萬美元,是公司中領最低的工資的人,這種實際上是公司第一大股東,卻又在工資上把自己塑造成“勞模”的方式,後來被許多軟件公司的老板所采用。
1981年7月1日,微軟注冊成為一家正式公司,此前微軟一直采用的是合夥人製。公司成立之初,蓋茨持有53%的股份,繼續保持絕對控股,艾倫持有31%的股份,其餘鮑爾默、拉伯恩分別占股8%和4%,而西蒙伊和利特文則分別不到2%。不難看出,這些股票持有人與蓋茨的關係都十分親密,但是許多在公司幹了多年的人,則對這樣的股票分配方式懷有不滿。
為平息不滿,1982年公司開始發放年度獎金,並給員工配股。按規定,在公司工作滿一年的員工才有資格獲得股票,然後公司會在之後的4年間分八次將股票支付給員工。最開始的時候,原始股每股95美分,剛剛加入公司的軟件工程師可以拿到2500股。但是與配股同時進行的,是公司取消了員工的加班費。這一舉措讓整個公司怨聲載道,因為很多人當時還看不到微軟股票的價值,所以直觀地覺得這是一次不公平的交易,甚至有人認為大家所分得的股票根本就是別人眼裏的笑料。但此後微軟發展迅猛,到了1992年初,原始股上漲千倍不止,達到每股1500美元。核算下來,那些持有2500股原始股的工程師,至此已經擁有近400萬美元的資產。
同時,微軟獎勵員工的方式也基本成形:工資、股票認購權及獎金。從1990年開始,因股票價格不斷上漲,各類補償金數目非常可觀。
其補償金具體為:高達15%的一年兩度的獎金、股票認購權以及工資購買股票時享受的折扣。一名雇員工作18個月後,就可獲得認購股權中25%的股票,此後每6個月可獲得其中的12.5%,10年內兌現全部認購權。每兩年還配發新的認購權,雇員還可用不超過10%的工資以8.5折優惠價格購買公司股票。
微軟的股權結構設計算是比較經典的成功案例了,既保證了創立之初合夥人的既得利益,又兼顧到了後期的融資、人才的引進以及員工激勵等方麵的問題。可見微軟的成功並不是偶然,每一個小細節都非常重要。
創業初期,合夥人之間緊密合作、資源互補,組成集研發、運營、資金、渠道等各方麵優勢於一體的創業團隊,為企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合夥人是公司最大的貢獻者。當然,他們也是主要參與股權分配的人。創業者要知道,不管你和合夥人的關係有多麼密切,都必須要格外重視股權設計。
創業公司的股權分配設計主要牽扯到兩個本質:一是如何在合理分配股權的基礎上保證創始人對公司的絕對控製力;二是如何通過股權分配幫助公司找到更多有力的合夥人和投資人,以便能夠獲取更多公司需要的資源,幫助公司快速獲得發展。
本文摘自《不懂合夥,必定散夥》,為您解讀創業者必懂的合夥實戰策略。危機往往是從內部開始的,內部問題是團隊的核心問題。懂合夥是解決核心問題的核心,懂合夥是合夥人的基本素質。資深企業觀察家武帥,通過對大量創業公司的研究分析,精心解剖當下最典型的合夥創業案例,帶你直擊合夥創業中的生死法則,規避合夥風險,收獲合夥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