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2-21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文 | 韋世瑋
今天是我回京後宅在家的第20天。
疫情就像六耳獼猴假扮的孫悟空,在我身邊惡作劇給我畫了一個圈後,別說我不敢出去,外麵的人更是進不來。
但萬萬沒想到,我也有把手機和電腦玩膩的一天。看著自己手中一發售就瘋搶的“真香”iPhone 11,我思來想去,決定不如就好好利用這些時間來挖掘一下它的“彩蛋”。
距離iOS 13正式推出已經過去了將近半年,它在幾個月的時間裏經曆了多次更新迭代,在Bug被逐個修複的同時,用戶體驗也終於逐漸成熟與完善。就個人感受而言,iOS 13的體驗相比以往版本既有亮眼的表現,也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
那麼,這次我將從自身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拍攝、照片和App應用三個方麵,為大家分享我對iOS 13的使用心得。同時也希望能幫助蘋果手機用戶們,在整日宅的無聊時光裏get到一些還未發現的“知識點”,以能更好地利用它製造出更多的花樣和樂趣。
一、拍攝功能:滿足基本需求,差異化審美在正式分享前,我想先介紹一下目前能更新至iOS 13版本的Apple設備。
這主要分兩個類別,一類是iPhone,支持更新至iOS 13的最早設備為iPhone 6S;另一類則是iPad,它用的是與iOS係出同源的iPadOS,最早支持的iOS設備為iPad Air 2。
而這次,我將主要為大家分享個人在iPhone 11上的iOS 13體驗,探一探該係統推出的一係列花樣功能,是否真的如官方所說的那樣“神乎其神”?
大家都知道,iPhone 11係列的主打功能是相機,除了配置不同焦距的鏡頭外,據說還添加了一係列豐富的拍攝功能。那麼,我就先從它的拍攝功能講起。
從照片到視頻、從人像到風景、從慢動作到超廣角運用等等,iOS 13裏的拍攝技巧看似複雜,但實際操作起來很簡單,有時通過不同的組合搭配還能發現新玩法。
1、多焦距選擇的攝像頭配置
要聊拍攝功能,必然繞不開iPhone 11的鏡頭。當初iPhone 11係列一經推出,除了帶有高級感的暗夜綠配色外,最大的關注點就在於它的多攝係統上。
我手上的這款iPhone 11是後置雙攝,分別是1200萬像素的廣角和超廣角鏡頭,以及2倍光學變焦,最高可達5倍數碼變焦。如果是iPhone 11 Pro,那就是後置三攝,它會在iPhone 11兩顆鏡頭的基礎上多加一顆1200萬像素的長焦鏡頭,這三顆鏡頭的等效焦距分別為26mm、13mm和52mm。
雖然我沒辦法在日常生活中體驗那顆長焦鏡頭,但就我將近半年的使用感受來說,iPhone 11的鏡頭基本能滿足我日常人像、風景、寵物和美食等場景的拍攝需求。
2、風格各異的人像光效
先來說說人像拍攝。
在我和朋友們以往的經驗交流中發現,大家對iPhone相機最一致的槽點,就是人像拍攝“醜得非常真實”。怎麼說?就是你的臉部痘痘、暗沉和黑頭等瑕疵,都能被iPhone相機完全捕捉,並且還會將你的臉放大。
因此當初在拿到iPhone 11後,我做了充足的心理準備才再一次挑戰iPhone 11的前置自拍。
從結果上看,剛才所提到的缺點在iOS 13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雖遠不如其他美顏App的效果,但是它的人像拍攝模式從景深、膚色美化、光效和濾鏡等表現都比以往更優秀,尤其是光效。
簡單地說,iOS 13的人像模式拍攝,提供了自然光、攝影室燈光、輪廓光、舞台光、單色舞台光和高調單色光共6種類型的光效,可以模仿不同場景下的人像拍攝效果。
例如,自然光加入了景深,並對人臉進行輕微的磨皮;攝影室燈光模式則會更強調人臉曝光;輪廓光會更注重人物麵部輪廓的陰影。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是前三種光照模式,特別是最自然的自然光。
▲後置攝像頭采用輪廓光效果拍攝(出鏡:我家橘貓Sugar)
但缺點在於,當我使用舞台光、單色舞台光和高調單色舞台光拍攝人物時,光照效果十分“魔幻”。
如果讓我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形容,那就是舞台光相當於把人像摳出來放在一片漆黑的背景下;單色舞台光則在舞台光的基礎上把我變成黑白色;高調單色光就更“妙”了,它在把我變黑白的同時,還幫我換了一個純白色的背景。
▲前置攝像頭采用單色舞台光效果拍攝
說實話,我至今未曾成功在前置攝像頭的情況下,用這三種光照模式自拍成功。
但這三種光照模式也並非一無是處,如果用它們來拍攝非人像的靜物,這三種光照模式能相比其他模式更突出畫麵的“高級感”和氛圍,例如我隨手拍的一張床頭櫃擺設。
▲後置攝像頭采用單色舞台光效果拍攝
從操作上來說,iOS 13的拍攝操作也比較簡單,可以在同一個界麵自由地調節人像拍攝的景深、濾鏡、光照和強度,同時還能通過旋轉虛擬圓盤的方式來改變鏡頭焦距。
但有一點可惜的是,除了變焦外,其他功能無法在視頻拍攝過程中調節,隻能在後期編輯中使用。
3、順滑超廣角
在拍照方麵,iOS 13的超廣角和變焦的順滑感實打實讓我驚豔了一番,尤其是在視頻錄製過程中。
以往我在視頻拍攝過程中想要加入變焦效果,常常會出現十分明顯的卡頓現象,容易造成視覺上的不協調感。
而iPhone 11的超廣角功能則順滑許多,我在拍攝過程中隻需輕輕滑動變焦的虛擬圓盤,就可以體驗一把無縫變焦,幾乎無絲毫卡頓感。
實際上,如果你細心觀察,其實在鏡頭1倍焦距的過度節點,會有非常輕微且不易察覺跳幀感,但從整體上看的影響並不大。
此外,2倍焦距的拍攝效果也十分優秀。在相同機位情況下,2倍焦距能比1倍焦距容納更多的畫麵,在進一步延伸畫麵的同時又不過分畸變,對我來說無疑是拍“大片”的首選。
▲在相同機位及角度下的不同焦距拍攝效果(出鏡:我家奶牛貓Latte)
4、快錄功能
在生活中,我時常遇到在拍攝照片時,突然想以視頻的方式動態地捕捉某一瞬間畫麵,但因為從照片拍攝點擊到視頻拍攝,再重新點擊快門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常常錯過自己喜歡的畫麵。
基於這一常見問題,iOS 13推出的快錄功能就非常深得我心,它很好地解決了我從照片拍攝模式,瞬間切換到視頻拍攝模式的痛點。
從操作上看,在照片拍攝時我隻需長摁快門,係統就自動開始進行視頻錄製,直至鬆開快門按鍵即可結束錄製。當然,如果我嫌累的話也可以在長摁快門後,向右(橫示意圖為向上)滑動快門並鬆開,就可以鎖定視頻錄製。
那麼,也許有人會問,能不能在視頻錄製過程中抓拍照片?答案是肯定的。當我在視頻錄製過程中,操作界麵的右側會有一個白色的快門按鈕,輕點它就可以在視頻錄製的同時拍攝靜態照片,兩種操作同時進行也不會影響畫麵效果,一舉兩得。
5、夜景模式
iPhone 11的夜景模式,才是真正讓我大呼“真香”的地方。
在體驗這一模式之前,我曾心想,夜景模式無非是將感光度拉高,雖然這在一般灰暗環境下可行,但在過暗的環境中不管是強行拉高還是後期調整,都依然會產生大量噪點。
但iOS 13的夜景模式並非如此,它能在適當調節感光度的同時優化畫麵質量,並且這一模式在越昏暗的環境下對比效果越發明顯,例如無路燈室外夜景、KTV和酒吧等場所。
▲晚上8點的昏暗室內拍攝
如何觸發夜景拍攝模式呢?其實當周邊環境光線昏暗到一定程度時,攝像頭會自動檢測弱光環境並開啟夜間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夜間模式下拍攝時,左上角會有一個顯示秒數的圖標,這代表拍攝這張照片所需的快門時長,快則1秒不到,慢則數秒。當然,這個參數也可以手動調節。
同時,在完成夜間模式拍攝前,千萬不要手抖和隨意移動鏡頭,否則就隻能拍出模糊的廢片了。
6、慢動作
iOS 13中的慢動作是我在視頻拍攝中最常用的功能之一。
一方麵,我可以借助慢動作鏡頭來調節視頻的節奏感;另一方麵,慢鏡頭下的畫麵還能為我展現更多日常中難以觀察到的微小細節。
7、關鍵“三防”
有了豐富的拍攝模式外,iPhone 11的防塵、防水、防抖功能順利解決了水下場景缺防水罩、運動鏡頭缺穩定器的困擾,同時還能防塵,這對於想要“上天入地”拍攝影像的我來說,無疑是一副強心劑。
可以說,iPhone 11的這“三防”功能刺激了許多人敢於挑戰腦洞更大、視角更獨特的鏡頭。例如,攝影師小北在拍攝一個美食短片時,就將手機毫無保留地暴露在了案板台上,任由麵粉、食材和水肆意揮灑,根本不在怕的。
▲水下拍攝效果(圖源:攝影師小北)
二、貼心的照片APP和後期編輯功能iOS 13僅有拍攝“道具”還不夠,整理作品的“工作室”也是它注重創新的地方,那就是iOS 13的照片APP。
在我的體驗過程中,我發現iOS 13的照片APP在相冊歸納分類、內容搜索和圖像/視頻編輯方麵,都比以往進行了更多細節優化。
其中,我最常用的功能主要是照片、視頻編輯以及照片的標簽頁。
1、照片/視頻編輯
除了以往係統自帶的實況編輯、校正、濾鏡和標記等功能外,iOS 13還全麵重新設計了曝光、鮮明度、高光和對比度等後期編輯工具,基本滿足了我日常照片的後期需求。
同時,iOS 13還添加了一個“自動增強”功能,隻需輕輕一點,照片App就會係統地分析圖像中的每一個像素,自動地對照片進行色彩、高光等參數的自動優化。
如果我想嚐試不一樣的風格,係統還有10種圖像濾鏡任我挑選,並且濾鏡的飽和度也可手動調整。
然而,iOS 13的照片編輯還沒有HSL(Hue、Saturation、Lightness)參數調整功能,因此當我想要對畫麵的色相及其飽和度等進行調整時,還是需要借助第三方App。
在視頻編輯方麵,iOS 13的視頻編輯工具幾乎與照片編輯如出一轍,例如旋轉與透視矯正,還添加了視頻濾鏡選項。
2、照片標簽
對於上千張照片庫存的我來說,iOS 13在相冊中添加的“照片”標簽頁和照片關鍵詞搜索,無疑是省去了我大量查找照片的時間。
iOS 13的照片關鍵詞搜索十分智能,例如我想搜索自己在一兩個月前拍的雪景,我隻需要在搜索欄輸入“雪”字,係統就會自動識別並篩選相冊中匹配的照片。
此外,我還能通過輸入地點關鍵詞,或是點擊係統自動識別整理的人物頭像,來查找我在指定地點或針對某個人物所拍攝的所有圖像。
除了我的主動搜索外,iOS 13也可以自動幫我整理相冊。
它主要依據年、日、月的時間節點,按照時間線來整理我生活中每天、每月和每年的精彩記錄。
簡單地說,“日”視圖通過智能隱藏雷同、雜亂的照片,以及截屏和收據等敏感信息後前,會用簡潔的布局向我展示某日的重要時刻;“月”視圖則主要呈現每個月中的最多五個重要事件;“年”視圖能提供關聯式瀏覽,例如在我生日當天,呈現我在每年生日當天的模樣。
三、其他亮點功能和AppiOS 13除了在影像和照片App上給我帶來了新的體驗外,它還對我常用的Apple地圖和Siri語音助手進行了功能優化。
值得一提的是,iOS 13還專門針對咱們中國用戶,設計了一些與我們生活習慣和文化等相關的小工具。
1、Apple地圖
雖然受疫情影響,我們還無法踏出門體驗iOS 13的Apple地圖,但並不妨礙我們對它做多一些的了解。
蘋果的Apple地圖有著一整套的定位、導航、搜索、收藏等服務,其中我常用的主要有4個特色功能,分別是沿途搜索、到達時間、實時公交和室內地圖。
(1)沿途搜索功能
這一功能是Apple地圖中較為人性化的一點。
在已經規劃好的行程中,如果我需要臨時拐去便利店或加油站等地點,我可以通過沿途搜索功能找到離自己最近的目標,係統會快速地幫我製定出最新的路線。
與此同時,等我達到臨時目的地後,隻需點擊恢複就可回到原本製定的行程中。
(2)到達時間功能
出行中最令人頭疼的事件,早晚高峰的擁堵路況必定榜上有名,尤其在趕時間赴約的途中,時間就成了最不可控的一個因素。而Apple地圖推出的到達時間功能,就可以很好地幫助我解決這一問題。
當我和朋友在聚會時因為擁堵等路況,無法把握好具體碰麵的時間,我就可以使用到達時間功能。它能根據我行程的路況和路線規劃等要素,實時更新我的預計達到時間。同時,我還能和朋友同步共享我的到達時間,方便雙方更好地計劃出行。
(3)實時公交功能
由於我的日常通勤以地鐵和公共汽車為主,因此如何準確把握好車輛的運營時間就十分重要。
Apple地圖的實時公交功能可以顯示我所處地鐵、公共汽車、火車和輪渡等站點的公共交通運營情況。據了解,目前Apple地圖的實時公交功能已經支持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和重慶等國內超300個城市。
但不足的是,這一功能還無法顯示下一趟地鐵或公交的具體到站時間,以及下一趟車已經到達的站點,希望這一項功能在未來的更新中可以逐步實現。
(4)室內地圖功能
這一功能對喜歡逛商場和去到新環境就容易迷路的人來說,簡直是救星。Apple地圖針對機場和商場等室內環境推出的室內導航功能,曾無數次挽救在機場迷路的我。
從體驗上來說,它與普通的導航功能並無太大差別。但令我佩服的是,它竟然可以詳細地標注出機場的每一處安檢口和值機口等,並且針對商鋪還能詳細標出每一家商鋪的位置和名稱。
除此之外,室內地圖還可以查看某地的地標性建築物,以及其他主要地點的入口、大門等精確位置。據悉,這一功能已經支持全國超150個機場和超100個商場。
然而不足的是,該功能所顯示的室內地圖依然是2D的,還無法準確地判斷某一家商鋪具體在第幾層,容易讓人找得團團轉。
2、Siri語音助手
在iOS 13的交互方麵,Siri語音助手擁有很高的存在感。從前,Siri還隻是我定鬧鍾、問時間和聽冷笑話的最佳助手,現在它已經點亮了更多的技能點。
在語言方麵,Siri已經可以實時翻譯6個國家的語言,包括日語、英語、西班牙語、法語、意大利語和德語。在生活方麵,我還常常通過詢問Siri來快速地獲取某些複雜的計算量、或是彙率轉換等結果,大大節省了我解鎖手機、打開計算器的時間。
3、針對中國用戶優化的小工具
iOS 13在控製中心的小工具一直讓我愛不釋手,特別是錄屏、手電筒和二維碼掃描功能。實際上,這些小工具是蘋果基於中國用戶的消費習慣和生活習慣而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習慣方麵,iOS 13優化了簡體中文輸入法的輸入體驗,增加了速滑功能,並調節手寫鍵盤的高度。同時,我作為一名“粵語十級愛好者”,iOS 13改進的粵語輸入預測功能,可以讓我更加隨心所欲地用粵語進行輸入和交流。
在過去半年多的優化中,iOS 13的每一次迭代都逐漸實現了係統的完善和進步。直到現在,它已經能大部分地滿足我在日常生活中的各項需求,同時也解決了我在過去使用相機、相冊和地圖等應用中的痛點,讓我的iPhone 11使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除此之外,iOS 13針對中國用戶的消費、生活和文化等習慣,專門推出的定製化功能和工具,也足以見蘋果對產品設計的用心。
隨著iOS 13的慢慢成熟,它在往後的更新中應該不會再有較大的功能變動和調整。但下一代的iOS 14會是什麼模樣呢?現在還有許多用戶在iOS 13中未能滿足的需求是否能實現?我們拭目以待。
感謝閱讀。點擊關注上船,帶你浪在科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