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02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能夠聆聽何需閱讀
點擊上方藍色標識讓曉書童說給您聽
本期節目的文案有7800字,音頻約會用29分鍾。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微軟。
在整個IT領域,他一直都是所有人最可怕的敵人,在當年的計算機領域無往不勝,吳軍在書中用羅馬帝國,來形容其當年的野心和統治力。可是後來,微軟完美的錯過了整個移動互聯網時代,在1999年,市值創下6000億美元的高點之後,一路下坡,到了2013年的時候,跌得隻剩下2200億美元了。
外界認為微軟已經失去了創新的靈魂,再也沒有引領時代技術潮流的可能,甚至有人說它已經淪為了一個專門為windows操作係統打補丁的公司。
但是從2014年之後,微軟的股票不斷的翻倍,衝破了一萬億美元,直到我更新節目的2019年10月份,它都力壓蘋果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下麵,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微軟的故事。
▌雙雄會
首先來看看,上世紀80到90年代,比爾蓋茨是怎麼抓住信息革命的機遇,建成一個商業帝國的。
我們把時間拉回到1981年,地點矽穀蘋果總部。此時此地,正在進行一場雙雄會。公司在一年前上市意氣風發的喬布斯邀請剛剛拿下IBM PC操作係統訂單的比爾蓋茨前來洽談合作事宜。
這一年,他們倆都是26歲,但是誰也想不到個人電腦領域將會由這兩個人來爭奪天下。
喬布斯向蓋茨展示了為MAC電腦準備的交互式圖形係統和鼠標,想讓他為這個新係統開發軟件。蓋茨看著眼前的東西驚呆了,它明顯代表著未來,這比他當時微軟的DOS係統不知道要強上多少倍。
在這次會晤中,喬布斯顯得很傲慢,而且開出的條件也很苛刻,雖然蓋茨對此很不高興,但他還是答應了這次合作,因為他是衝著這個新的操作係統來的。
假如時光能夠倒流,喬布斯一定不會舉行這次雙雄會,在這次會晤上他犯了兩大錯誤。
第一個錯誤,喬布斯一直認為操作係統一定是和電腦硬件捆綁在一起的,他完全沒有意識到個人電腦工業的統治者,其實完全可以不用製造計算機,而隻需要控製操作係統就足夠了。
第二個錯誤,喬布斯研發出的新係統可以給世界上任何人看,唯獨不能給比爾蓋茨看,他低估了蓋茨,萬沒想到麵前這個眼鏡永遠都擦不幹淨的計算機蟲,在日後差一點就要了蘋果的命。
這兩個人都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的壟斷者。隻是他們選擇的路徑完全不同。喬布斯是打算從硬件到軟件全部壟斷,但是,這被事後證明是行不通的。
而比爾·蓋茨在個人電腦工業剛剛興起的時候就敏銳的意識到,隻要壟斷了操作係統,就間接的壟斷了這個行業。因為操作係統是賣計算機的時候就裝好的,用戶沒得選,而且其他所有軟件都要在操作係統的基礎上開發運行。因此在自由競爭之後,這裏必然首先出現贏者通吃的壟斷局麵。
當年有三家公司有機會達成這個目標,IBM、蘋果和微軟,可在10多年之後,隻有微軟一家獨大。其他兩家雇傭過微軟的大公司,被曾經的店小二打得落花流水。
讓喬布斯和比爾·蓋茨兩個人生於同一個時代確實是一件挺令人遺憾的事情,因為在PC時代兩個人當中注定有一個要成為失敗者。在技術的嗅覺和產品設計上,喬布斯更優秀,而在商業眼光和經營上,蓋茨更好。
▌亡羊補牢
比爾蓋茨回到微軟,趕緊亡羊補牢,他一定要奪取操作係統的控製權,為此,他做了幾方麵的部署。
首先,兌現了對喬布斯的承諾,為mac開發軟件,但目的是了解mac係統的技術,學習之後開發自己的圖形操作係統。
其次,答應跟IBM合作,一同開發OS/2操作係統,一來正好可以訓練自己的隊伍,二來也可以借助IBM的力量製約蘋果。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悄悄的開發自己的圖形操作係統windows。隨後,在1985年和1987年開發出了windows1.0和2.0。但這兩個版本都很失敗。蓋茨不斷的請高手來助陣,不斷的對windows進行完善。
完成了研發上的布局之後,他在市場上繼續更新落後的DOS係統爭取時間。這段時間為了保證公司收入,他還請來了哈弗老同學鮑爾默並委以重任。在後來鮑爾默接任了微軟CEO的位置。
在上世紀的最後10年,微軟這條大船,蓋茨就是把握方向的船長,鮑爾默則是掌舵開船的大副。微軟在鮑爾默的手上,從一家初創企業變成了正規化的大公司。
▌人民戰爭
從雙雄會到比爾蓋茨推出革命性的操作係統windows3.0,整整過去了9年時間,在這9年時間裏,蓋茨用完全不是一個時代的操作係統DOS對抗蘋果的MAC係統,就如同用大刀長矛對抗洋槍洋炮一樣,畢竟是長達9年的時間,不是9個月,微軟是怎麼扛過來的?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世界,喬布斯竟然給了蓋茨這麼長的時間完成了對自己的超越,這實在是令人費解。
喬布斯及他的繼任者想要壟斷從硬件到操作係統整個市場,這讓領先的蘋果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走封閉式道路。
當時,軟件都是在賣硬件的時候直接送給用戶,所以沒有辦法單獨賺錢,因此蘋果一直堅持硬件和軟件捆綁銷售。喬布斯拒絕開放MAC電腦的技術,結果是把所有想從個人電腦分一杯羹的兼容機廠商全部推給了IBM和微軟。
由於IBM PC的開放,讓兼容機越來越便宜,買的人也越來越多,而安裝在兼容機上的DOS係統市場占有率也自然遙遙領先。
你的MAC係統是好,我承認,但是貴啊,用的人少,我的雖然差一點,但是大家都在用我的東西。
有了大量用戶的支持,微軟等於是在和蘋果打一場人民戰爭,依靠廣大的用戶基礎站穩了腳跟。
如果蘋果從一開始就開放兼容機市場,那微軟在操作係統上是否能勝出就有未可知了。畢竟DOS比MAC係統落後了9年之多。不過話又說回來,蘋果從來就不具有開放的基因,即便是在今天智能手機時代,iPhone和IOS的封閉亦是如此。
所以,當年微軟一統PC操作係統市場似乎就是曆史的必然。
▌帝國誕生
蘋果先研製出圖形操作係統可以看做是搶到了天時,而微軟通過開放、兼容和廉價奪回了地利。而在人和方麵,又是微軟更勝一籌。在上期節目中我們說到,20世紀80年代,蘋果內部,創始人喬布斯與CEO斯卡利打成一團,之後喬布斯被逐出蘋果。1990年,windows3.0問世,大獲成功。當時蘋果正處在最混亂的時期,竟然組織不起一次有效的反擊就一潰千裏。
而反觀微軟,比爾蓋茨把鮑爾默請來之後,就把日常事務全權交由後者處理。盡管鮑爾默脾氣是出了名的大,但他們兩個一直搭檔得很好,讓蓋茨有精力去著重思考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
Windows3.0具有劃時代的意義,PC用戶再也不用記一串一串的代碼,而是直接用鼠標點擊圖形就可以使用電腦,這對於計算機的普及至關重要。同時,它可以讓所有的軟件開發商最大程度的利用硬件資源,開發出各類軟件。更重要的是,這大大刺激了硬件生產廠商不斷的提高硬件性能。最後這一點極為重要,這讓整個計算機工業的生態鏈從此定型,而這整個生態鏈的上遊則是微軟它自己。
這是著名的安迪-比爾定律,意思就是說硬件廠商研發所提升的計算機性能,會被軟件全部消耗掉,然後硬件廠商再拉動硬件升級。這個定律推動著整個生態鏈不斷的向前發展。自己想把整個市場包圓,在生態鏈上沒有給別人留下生態位,這也是蘋果在操作係統上不可能戰勝微軟的更深層的原因。這些,我們在下期節目聊計算機行業三大定律的時候再細說。
到這個時候,微軟的壟斷地位形成,一個新的帝國就此誕生。
1997年,它的市值首度超過IBM,雖然當年他一年的營業額都不到人家IBM一個季度的收入,但是華爾街就是看好微軟,認為它代表著未來。
▌壟斷之力
壟斷操作係統,隻是比爾蓋茨建立IT帝國的第一步,緊接著他三記重拳,幹淨利落的消滅掉了製作辦公軟件的兩家大公司,以及製作瀏覽器的網景公司,把幾個利潤最大的應用軟件搶回到了自己手裏。
奪回辦公軟件,是通過轉市場優勢為技術優勢的手段。操作係統是我自己的,我可以率先推出相應的軟件,你們要也要做?等著唄,等我的操作係統做得差不多了,拿給你們,你們再動手做。所以戰爭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而微軟對網景的打擊,則是瀏覽器領域的生死戰,這一戰,對之後的互聯網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今後,也讓所有不可避免要和微軟起衝突的公司,都要研究網景的教訓。
這場仗是怎麼打的呢?話說當年互聯網興起,急需一個通用的網絡瀏覽器,1994年的時候,網景公司成立,網景瀏覽器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不到一年便賣出去了幾百萬份。
比爾·蓋茨很快就意識到瀏覽器的重要性:微軟自己就是通過控製了人們使用計算機時,無法繞過的操作係統,進而控製了整個計算機行業的。而瀏覽器就是人們通向互聯網的必經之路,所以必須要把它奪回來。
微軟先是提出收購網景公司,遭到拒絕,然後蓋茨又派人去談合作,隻是合作條件很苛刻,微軟要注資網景,並且進入董事會,網景還是不幹。它覺得自己當時有市場和技術上的優勢,不懼怕微軟,但時候證明這些優勢根本就不可靠。
敬酒不吃吃罰酒是吧?那好,比爾蓋茨調集全公司之力研發IE瀏覽器,盡管IE遠不如網景,但是微軟把把IE直接捆綁在windows上,免費提供給用戶。這樣一來網景怎麼可能打得過壟斷著操作係統的微軟呢?
從此之後,再也沒有誰能在PC客戶端軟件上挑戰微軟了,比爾蓋茨剩下的唯一一件事兒,就是去和美國司法部解釋他這麼做的合法性。
司法部對微軟的反壟斷調查早在1991年就開始了,在94年,微軟和司法部達成協定,不在windows上捆綁銷售軟件,而現在係統裏直接捆綁了IE。不過蓋茨狡辯說,IE並不是單獨的軟件,而是係統內的一項功能,對用戶來說完全都是一樣的。美國司法部對微軟的反壟斷訴訟拉來了序幕。
雖然網景公司得到了大家普遍的同情,可是它沒能堅持到法院的裁決結果就已經涼涼了。
不久之後,微軟又故技重施,用捆綁播放軟件的方式打敗了相應的競爭者。
反壟斷官司打到2000年,終於有了初審結果:微軟違反反壟斷法,要將其強製拆分成兩個公司,一個單獨做操作係統,另一個經營其他軟件。當天微軟的股票就應聲暴跌一半,微軟以外的人,看到這個結果都是興高采烈,它的行為確實犯了眾怒。
但是最終,除了一些罰款之外,微軟並沒有被強製拆分,至今都沒有任何公司能夠撼動微軟在PC軟件領域的壟斷地位,微軟帝國一直穩穩的站在那裏。
▌互聯網新秀的阻擊
在擊敗網景,IE大獲得成功之後,微軟內部發生了一場大討論。
公司的未來,到底是應該繼續以操作係統為中心呢?還是以IE瀏覽器為中心轉向互聯網市場呢?這場大討論,最終以操作係統派的勝利而告終。IE被降級為windows的一個應用,重要性從戰略層麵下降到了戰術層麵。這也為它之後在互聯網競爭中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在微軟收拾網景的時候,雅虎已經迅速崛起成為了全球最熱門的網站。現在蓋茨騰出手了,成立MSN,大舉進軍互聯網。
可是,在互聯網領域雅虎用廣告收益不斷的給用戶提供各種免費服務,免費才是互聯網的主流模式。可是微軟的思路還停留在個人電腦時代,總想著要賣點什麼給用戶,結果讓MSN的用戶數量被雅虎遠遠的甩在了身後。
這也印證了微軟的基因決定了它不容易適應互聯網時代。
再有,微軟的員工享國之日漸久,動力和幹勁遠遠不如創業公司,微軟總部下午六點停車場上就空空蕩蕩了,而在雅虎這樣的互聯網公司,人人都是在通宵達旦的幹活。
最終雅虎在電子郵箱和門戶網站這互聯網的第一波競爭上成功的阻擊了龐大的微軟。直到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雅虎盛極而衰一落千丈,但它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曆史使命。
微軟在這個時候,也因為大環境的不景氣而停止了擴張,其實這正是微軟打造一個互聯網帝國的大好時候,沒有哪家公司有微軟那樣龐大的人力和財力,但微軟選擇了按兵不動。比爾蓋茨畢竟也不是神仙,當時誰也吃不準互聯網到底能不能掙到錢,他也不例外。
但是很快,微軟看到了Google創造出了一個巨大的搜索市場,並獲得了巨額的廣告收入,微軟又全力投入奮起直追,建立了自己的搜索引擎,微軟的在線部門以每年虧損20億美元的速度不斷燒錢,但最終還是因為公司基因上的缺陷而失敗。
比方說,要在互聯網領域競爭,但竟然與上網直接相關的IE瀏覽器都不歸在線部門管,IE瀏覽器常年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發展極其的緩慢,但是對手的瀏覽器都在飛速進步,IE的市場占有量自然是不斷下滑,在2012年的時候,首次落後於Google瀏覽器,然後差距越拉越大。到了2017年,IE的市場份額僅僅隻有5%。
從我有印象知道現在,IE瀏覽器的難用程度,一直都是網友們嘲諷的對象。
微軟在互聯網領域的失敗還不是最糟糕的,因為這不至於動搖它在個人電腦軟件上的地位,所以Google對微軟的威脅隻能算是肘腋之痛,而此時正有一個致命的威脅在漸漸向微軟逼近,蘋果回來了!
▌宿敵歸來
之前兩家的幾次交手都以微軟的勝利告終,等到喬布斯回來的時候,蘋果隻剩下最後一口氣了。
當年喬布斯幾乎是哀求般的給蓋茨打了個電話,希望和平解決爭端,繼續請微軟為蘋果開發軟件,同時進行投資。或許一方麵蓋茨不想再惹官司,另一方麵也覺得蘋果不會對自己構成什麼威脅,因此答應了喬布斯,對蘋果投資而且還沒拿投票權。消息一出,蘋果當天的股價就飆升了33%。
接下來的事情同學們就都知道了,我們在上期節目中已經說過。隨著蘋果i係列的用戶越來越多,特別是進入到智能手機時代之後,大家開始發現微軟的操作係統已經可有可無了。互聯網時代,用戶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網上,那windows的作用就遠遠沒有之前那麼大。微軟產品的用戶占比開始不斷的下降。
蘋果的產品確實不能全麵替代Windows和Office,但是一旦大多數人用戶都養成了沒有Windows的習慣,那麼微軟的根基就被蘋果、Google和Facebook這些公司給洞穿了!直到今天,我們都看不到微軟在互聯網移動終端上,有任何反敗為勝的可能。
到了2010年,蘋果的市值超過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IT公司。
在2000年之前,雖然微軟的產品沒有蘋果的酷,但是有更好的使用性和兼容性,這讓微軟後來居上打贏了操作係統之戰。可是在此之後,微軟在與蘋果的競爭中顯得毫無還手之力。這裏固然有喬布斯的修行比之前高出了一大截,還有比爾蓋茨忙於慈善無心打理公司,有鮑爾默不懂產品等等的原因,但還有個更深層次的原因。
微軟自從通過windows和office進入到企業級市場之後,大部分的收入是來自企業而不是個人用戶。微軟對企業級用戶的收費要貴得多,而且在全世界範圍內,企業盜版的情況遠遠沒有個人嚴重。所以在過去很長時間,微軟幾乎不用花什麼力氣就能從企業用戶那裏收到足夠的利潤,漸漸的,微軟失去了開發優秀個人用戶產品的能力。好掙的錢掙多了,難掙的錢就再也掙不到了。
我們自己使用Windows的時候,經常都會彈出一個對話框,裏麵是一串我們根本就看不懂的代碼,既然用戶都看不懂,那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原因竟然是微軟假定使用者是配備有電腦工程師的企業用戶,這個彈出的對話框是直接給工程師看的。由此可見,微軟已經傲慢到了什麼地步,這是一個非常自大的預設,完全沒有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
最終的結果就是我們節目以開頭所說的,微軟一路走下坡路,市值從6000億美元跌到2200億。公司內外都覺得微軟已經完全喪失了引領潮流的能力,退化成了一個雖然龐大但卻陳舊、腐朽與平庸的公司。
▌納德拉的轉型之戰
微軟一開始在比爾·蓋茨的領導下,可以說是無往不利,戰無不勝。但是在交給鮑爾默之後,公司完美的錯過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在智能終端、搜索引擎、社交媒體、電子商務等所有領域都不敵對手。不過,他總算是找到了一個合適的接班人。
這個人叫做薩提亞·納德拉,他不僅帶領微軟走出困境,更是將微軟重新推到了浪潮之巔。從納德拉2014年2月4日接任CEO之後,公司市值翻了5倍,超過一萬億美元,今天仍然力壓蘋果,穩居世界第一。
那他是怎麼做到的呢?在2017年的時候,納德拉寫了本書叫做《刷新》,其中講述自己是如何帶領微軟打贏這場轉型之戰的。我們就來看看納德拉是怎麼說的。
肯定有人覺得很奇怪,正常來說,再怎麼也應該等到功成身退之後,才寫書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吧,比方說通用的傑克·韋爾奇,IBM的傳奇CEO郭士納都是這樣的。但是你納德拉才就任微軟CEO3年時間,你幹得的確不錯,但畢竟還走在路上,一切都未塵埃落定。現在就出書立傳未免也太早了吧?
但其實這本書並非是納德拉成功經驗的總結,而是一次變革宣言,他是借此向所有微軟的員工,合作夥伴乃至是客戶,清晰的表達出微軟轉型變革的決心。
在納德拉接手之前,微軟因為在PC領域巨大的成功,長期坐享壟斷利潤,大公司病已經深入筋骨。所以,他認為比起業務轉型更加重要也更加急迫的事情是重塑微軟的企業文化,重新激活微軟的戰鬥力。
當年比爾蓋茨製定的企業願景是讓每個人的桌上都有一台電腦,納德拉給微軟的新願景叫做“賦能他人”。也就是說微軟的價值在於幫助每個人都獲得更強大的技術力量,幫助他們成就自我。通過這種超越狹隘自我的崇高願景喚醒微軟員工的使命感與自豪感,讓整個公司氛圍煥然一新。
緊接著就是對公司僵化的官僚體製動刀子,改革會議製度,引入競爭機製等等之類的,重新激發微軟的創新力。
另外,在業務層麵,他是怎麼帶領微軟轉型的呢?
納德拉上任之後,首先宣布,微軟與諾基亞的合作是失敗的。這代表著什麼呢?
在此之前,微軟的核心毋庸置疑就是windows,收取授權使用費,就是微軟最最根本的盈利模式。但是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經曆了幾十年的迅猛增長之後,已經進入下滑通道,這是誰都無法對抗的大趨勢。
時代已經變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個人接入互聯網的第一終端已經不再是個人電腦,而是智能手機。
納德拉接任CEO的2014年,全球每季度個人電腦的出貨量是7000萬台,而智能手機呢?是3.5億部。2013年,微軟花了71億美元收購諾基亞的手機業務,然後自己生產的手機和操作係統windows Phone要與iPhone和安卓手機一較高下。
但這一仗打下來微軟一點機會都沒有。所以,納德拉承認,微軟花71億美元買到了一個教訓,就是屬於windows的時代已經遠去了,微軟在個人電腦上的輝煌是沒有辦法直接複製到智能手機上的。
微軟想要走出危機,必須在根本上做出轉變,那就是不再把Windows當做整個公司的核心增長點,然後在Windows之外找到新的增長引擎。這就是納德拉帶領微軟轉型之戰的戰略思路。
他給Windows新的定位,是作為一種服務的工具,幫助微軟觸達用戶,這就意味著將改變原來的授權收費模式,走向免費。緊接著,像是Office這些軟件也就不再與操作係統綁定,而是作為獨立的軟件運營。微軟不再畫地為牢,而是以合作共贏的心態,將旗下軟件向蘋果、穀歌這些競爭對手開放,微軟把自己變成為蘋果和安卓係統的頂級應用開發者,與這些曾經的競爭者深度合作。
那在Windows之外尋找公司新的增長引擎,他找到了嗎?找到了,是什麼呢?就是雲服務。
在納德拉的大力推動之下,2015年~2018年,微軟雲業務收入以每季度90%以上的速度增長,簡直不可思議,震驚業界。
現在,微軟已經超越穀歌,成為與亞馬遜平起平坐的雲服務巨頭。微軟也從一家軟件公司向一家雲計算公司轉型。
以上便是2014年之後,納德拉帶領微軟所作出的最重要的轉變。
▌說在最後
雖然納德拉取得的這些成績確實令人讚歎,但是吳軍博士在書中對微軟的評價遠沒有這麼樂觀,在最後,吳軍總結說:
微軟用了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建成了一個IT帝國,而之前的AT&T和IBM則用了半個世紀才做到同樣的事情。它促成了整個個人電腦工業生態鏈的形成,並引導整個行業快速發展,但同時它的壟斷也扼殺了無數富有創新精神的公司。如果不是反壟斷法的約束和雅虎及Google在互聯網領域的阻擊,很難想象有什麼力量能阻止它的擴張。
微軟的締造者比爾·蓋茨,是迄今為止在IT領域最有野心、最有執行力的統帥。
微軟的興衰用兩句話就可以概括:第一,它興起於個人電腦的浪潮,隨著這次浪潮接近尾聲,它自己也進入中年期。第二,它過於強大的個人電腦軟件基因,讓它無法站到互聯網時代的浪潮之巔,也錯過了整個移動互聯網時代。
今天,微軟依然是最賺錢的公司之一,但是他的輝煌已經隨著個人電腦的浪潮遠去了。他今後能否真正第二次起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能否利用雲計算實現從軟件企業到互聯網企業的真正轉型。但是從目前微軟緩慢的前進步伐來看,這種可能性不大。
這是吳軍博士對於當下微軟的評論。一家公司能夠凝固在我們眼前的隻有它的過去,而它的未來到底如何我們就一起拭目以待吧,無論如何我還是祝福這家偉大的公司,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