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25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2019年我們迎來第四次工業革命,與前三次不同的是這一次工業革命不再是一方麵的變革,而是全方位的突破。時代的發展,為藝術留學帶來的必然影響就是學科特點及趨勢的轉變。麵對革新,既是機遇又是挑戰,誰能在最快的時間內提升自身的能力應對變化,誰便能在白熱化的競爭當中脫穎而出,這點不僅僅體現在職場上,在藝術留學作品集申請上亦是如此。
學習設計學科,我們都得學一門沒有教科書的課,叫追上社會革新的腳步。今天康石石就針對產品設計這個專業,看看技術革新為專業發展會帶來哪些變化……
01 從企業來看想要了解產品設計發展趨勢,最直觀方式就是看看當下的“產品”。
a.華為:為未來,拚現在
今年夏天華為發布了麵向2025十大趨勢,其中的“零搜索”趨勢則給未來的產品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這看起來似乎與產品設計無關,但是信息的傳達和運作對於用戶來說至關重要,且信息的載體始終是產品本身,這就意味著在某種意義上人類會開始需要全新的信息化產品。
產品向用戶提供運作信息是自機械化產品就有的先例,這種運作方式在電氣化產品時代也得到了加強。為何到了華為嘴裏就成了未來趨勢?
這是因為產品雖然可以向用戶提供,但是產品之間的信息傳達往往都是要依靠人工的。按照華為的描述,在未來我們不需要再點擊按鈕就可以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各種產品將主動與用戶對話。這意味著未來需要在智能化的基礎上,讓產品可以自行判斷用戶的需求自動傳達信息。
從中可見,產品設計由於未來的越來越智能化發展,也將越來越節省或者說忽略用戶的操作步驟,但是這對於用戶體驗來說,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是同學們需要在進行作品集創作中不斷摸索和進行思辨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具有雙麵性,我們在思考該如何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最忌諱的是應該避免產生更多問題。
如果說華為的產品策略是正在進行中,仍然是對未來的展望,那麼微軟則已經完成了適應新時代發展產品設計的優化。
b.微軟:體驗優,則產品良
微軟在今年發布了Hololens2,這款產品的重點就在增加技術的應用和提高用戶體驗上。首先通過人機工程學改變產品外形不僅提高舒適性,增加使用時長,還同時解決了近視群體使用不便的問題。
另一方麵微軟還在收拾交互方麵進行了大幅提升,在讓整個交互或成更真實更自然的同時實現了多人協作場景。
通過Hololens2我們可以看出,在提高用戶體驗方麵同學們需要開始增加用戶畫像的多樣性以及調研的深度,同時還要緊跟時代抓住用戶的痛點問題,重點解決。技術方麵未來的產品設計需要更多的考慮手勢交互技術。
從以上兩個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各大企業已經開始適應第四次工業革命進行優化產品設計,除了華為和微軟以外,三星、戴森、穀歌等各大企業也開始大量投放產品研發技術資金,無形的修羅場已經拉開序幕。
所以在產品設計中我們也應當多學習最新的技術知識,考慮到未來五年之內人們的生活狀態以及生活模式有可能會發生的變化,在此基礎上再進行作品集項目創作,能夠更加向院校考官展現你的視野以及不斷更新的知識儲備。
02 未來發展,看院校除了相關企業之外,各大藝術設計院校自然不甘落後,在課程設置以及專業上都進行了對應新時代的對策。
a.英國皇藝:產品也會死,仍然是可持續
今年申請皇藝的工業設計的同學應該一經發現,皇藝為各位同學除了一道附加題。即從Smart Technologies、Domestic Life in the Circular Economy、Design for human behavior這三個主題中選擇一個進行設計構想。
可以發現這三個主題,都有一個共通的趨勢——以改善生活為目的,探討可持續的發展和未來設計的可能性。
很明顯可持續其實並不是一個新穎的話題了,那為什麼各個院校還一直在追求“可持續設計”呢?因為在一定程度上可持續設計是在用現在的設計,解決未來的問題。環境改善與環境保護雖是大同,但仍然存在小異。
這也是同學們很容易混淆的一點,可持續發展強調的是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設計,比如如何利用更加環保的可持續材料、如何增加產品壽命、產品在廢棄後如何有效的降解等等。
b.美國卡內基梅隆:鼓勵跨界,模糊專業界限
卡內基梅隆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追求學科之間的交叉合作——Master of Science in Sustainable Design。這個專業的重點不僅是研究,更是需要各位同學建立批判性思維以及在設計中加入創新型的可持續戰略。
單拿MSSD來說不僅要求各位同學具備產品設計知識,也需要具備良好的建築設計、生態思維,設計出能夠解決多年後環境問題的建築材料。
上圖在工業設計與建築設計相互支撐之下完成的作品,可以看出未來在發展方向趨同的形態下,專業之間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各個專業對於學生背景知識的要求會越來越多樣化。所以如果要申請美國的產品設計,康石石建議大家絕對不要局限在自身專業,而是要打開眼界去向各個專業不同領域進行探索,作品集項目才能更具有競爭力。
C. MIT:人與自然,大勢所趨
看過前兩個院校或許讓人感覺可持續已經到了盡頭,不還沒有。
可持續在MIT更嚴格一點,他們要在可持續的基礎上增加跨學科和跨種族的合作。MIT的Mediated Matter方向就是在利用“材料生態學”,將計算與生物結合在一起,增強自然與人為環境之間的關係,為未來的設計指明前進的方向。
上圖為MIT-Mediated Matter方向學生設計的一款產品,意在通過模擬外太空的環境試驗,篩選出某種品種蜜蜂中的最優質的基因,結合最適合蜜蜂交配產卵的外太空環境,提高蜜蜂的生育率以及蜂蜜產量,最終改變環境狀況、提高植物結果概率,改變人類生活。
太空、蜜蜂生殖看似都與人類生活太過遙遠,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出好的產品設計卻能夠拉近萬物與人類生活的交集,甚至創造他們對於人類生活的影響。
最頂級的院校研究的領域顯然已經上升到了一個哲學的高度,所研究的領域也已經遠遠超越了產品設計的領域,而是向人與自然物種更深層次的探索,所創造的設計也已經不再是去迎合人類的用戶體驗或提升幸福感,而是引領和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
當然,這當然都是建立在深厚的知識儲備、前沿的思維方式、高屋建瓴的視野之上的。大多數同學仍然處於入門階段,像MIT這種高階操作屬於危險動作,請勿模仿。
Final:以上,我們我們可以從學科和技術發展中看到對設計的要求在不斷的變高,信息時代數據的傳播方式的巨變也在不斷的塑造著產業的發展,產品設計師在完成產品功能性建造和外觀設計的基礎上,還要不斷的補充跨專業的學科知識,以及利用批判性思維盡早洞察設計先機,跟上更快更高更強的時代步伐。
當然,即便我們再怎麼追趕,或許距離MIT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為人類設計的高度仍然還有很遠。但是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追趕,在不久後的未來,誰又說的準這不是一場龜兔賽跑呢?
如果有藝術留學&作品集創作相關問題,可頭條私信康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