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25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有的行業月休甚至不足4天,重複的工作讓人覺得枯燥和煩悶,工作效率自然也就下降。
現在,讓員工保持飽滿的工作的態度和工作欲望,才能提升企業的效率和經濟效益。那怎麼樣提升效率呢?
有的公司通過精簡人員,有的公司加大科技投入,有的公司著重員工培訓。這些都是常規手段。
偏偏微軟,就用了一種特立獨行的做法,來提升員工的效率。
一周上四天班有國際媒體報道,微軟日本在今年8月份做了一項實驗,把2300名員工的工作時長從一周5天減少到一周4天,周一到周四上班,周五到周日休息,工資薪酬維持不變。結果,在這期間,平均每名員工的銷售額,竟然提升了40%。
這個實驗結果聽起來非常振奮人心,減少工作時間,員工反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這無論對企業還是對個人來說,都是利好。
那為什麼能做到這樣呢?
像這種嚐試,不止是微軟日版,在新西蘭、德國、英國等地,都有過類似的嚐試。
新西蘭有一家保險公司叫Guardian,2018年初開始試驗推行一周工作四天的機製。公司把員工工作時間減少到每周30小時,並要求員工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同樣的工作量,薪水也沒有減少。經過半年多的試驗,公司決定正式推廣這項舉措。
在英國,超過500家公司裏的一半員工,每周工作時間從5天改為4天。
在德國,有一家公司的做法更極端,一天的工作時長定為5個小時,員工早上8點上班,下午1點就可以下班了。
看到這,作為職場人的你,一定覺得這些公司的員工很幸福吧?特別羨慕他們。
當然,這些公司的員工也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和微軟日本一樣,這些公司的業績全麵提升。這個神奇的點在哪裏呢?
提升效率和產出提升效率,意味著,用更少的成本,實現更高的產出。
先看成本,首先,員工在公司的工作時間短了,公司運營成本降低。比如微軟日本,每周工作四天的話,整月公司的打印紙減少58.7%,辦公室用電量減少23.1%。
更重要的,是公司的醫療成本也降低了。《哈佛商業評論》對英國公司的調研中,有64%的公司表示,員工休息時間增多,健康水平提升,請病假的天數就減少了,這部分的成本就被節省下來。
在日本,這點就更重要了。日本員工常常帶病上班,比如腰酸背痛的員工。這不僅在短期內會影響工作質量,還會增加公司的醫療開支。《職業及環境醫學期刊》的調查顯示,相比員工缺勤休假,帶病上班來的長期醫療成本,是缺勤成本的6倍。
再來說產出,微軟日本的工作時間減少了,但是銷售額卻大幅提高,是怎麼做到的呢?
用一句話說,就是讓員工把時間花在刀刃上,而不是浪費在不必要的雜事上。
不知道你發現沒有,隨著公司的業務變得越來越複雜,部門人員越來越多,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時間在公司的跨部門、跨業務溝通的協調上。很多公司的部門主管就說,每天做的最多的,就說跟自己公司其他部門同事的協調,從總監到CEO,一圈談下來,一天就過去了。時間沒有用在正經的業務上,而是花在瑣碎的日常協調上。
對於那些想要縮短工作時長的公司來說,這種問題就必須得到解決。本來員工的工作時間縮短,必須想辦法讓他們把時間更高效地利用起來。
比如微軟日本,原本每次開會的標準時長是60分鍾,但工作時長變短之後,為了保證產出,會議時間被縮短一半,規定為30分鍾。出席的人數被限製為5名員工,會議還必須用協作平台來替代。
後來的數據顯示,整個8月,公司的30分鍾會議次數,提升了46%,線上溝通提升了10%。各種繁複的工作溝通,不再用冗長的會議,轉而采用各種線上、遠程的方案,節約了工作時間。
再比如德國的公司,每天僅工作5個小時,更是把會議時間縮短到15分鍾。而且,對員工的工作方式也做出了嚴格規定。每天7點55分,大家統一上班,8點鍾準時坐到自己的工位。工作的時候,不鼓勵員工和同事聊天,手機必須放在書包裏,工作郵件隻能每天打開兩次,社交媒體全部屏蔽掉。
這樣嚴格的規定,讓員工每天雖然工作時長隻有25個小時,卻依然保持了40個小時的產出量。
對這種高強度和專注的工作方式,有些員工的確會感到“壓力山大”。但換來的結果,不僅是效率的提升,還有更多個人的空間,以及對生活很高的滿意度。
比如在微軟日本的實驗,公司鼓勵員工把多出來的休息時間,花在誌願服務、專業發展以及與家人共處上,還給員工的培訓、旅行、健身等活動,更是提供超過6000元的補貼。結果顯示,有97%的員工因為有額外時間照顧家庭和自我發展,職業滿意度提高了很多。
《哈佛商業評論》對英國企業的調研中,同樣有77%的員工認為,自己獲得了更高的生活質量。年輕人尤其喜歡這樣的工作製度,他們可以用額外的休息時間來提升自己,發展第二職業或者出去旅遊。
新的工作方式看了日本、英國、德國等公司的試驗和結果,相信很多中國的職場人滿懷期待,希望中國也有類似的舉措。
當然,目前的試驗還是基於小範圍,這樣的製度能否值得大規模推廣?長期實行這種製度,員工能否始終保持高產出?這些都需要有待一步探討和觀察。
這種實驗的價值,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提升效率的新方式,更讓我們意識到,當前我們習以為常的工作模式,還要很多的改進空間。在未來的工作方式,會有更多的形式。比如自由職業、職業外包、內部合夥人等等。
從以前的體力勞動者,經曆了手工作坊模式,到流水線模式轉變。流水線的到來,大幅度提高了人們生產的效率,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
如今的知識工作的時代,大部分人從事的不是體力勞動,而是腦力勞動。每周工作四天的形式看起來很美好,但員工更需要專注地完成工作,畢竟工作時間減少了一天,員工拖延的時間減少了。在腦力勞動的時代,人們也需要找到更有價值且更高效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