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02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其中Windows Phone(簡稱為WP)是微軟於2010年10月21日正式發布的一款手機操作係統,初始版本命名為Windows Phone 7.0,在2011年2月,諾基亞與微軟達成全球戰略同盟並深度合作共同研發該係統。
就結果來看,微軟與諾基亞的結合,遠沒有聯想與 ThinkPad 成功,但即使放在現在來看,當年微軟的這筆買賣依舊是極其正確且劃算的。
要知道,即使當時諾基亞的市場占有率與之前幾年下滑明顯,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顯然並非一些後進入市場的新興品牌所能比擬的,加之微軟在 PC 端操作係統領域的深厚技術累積,重新將諾基亞做起來,應該並不特別難。可以說,收購諾基亞,微軟已經在硬件以及市場積累方麵省去了不少事情。
但在4月28日,微軟公布了 2017 年Q1財報,資料顯示該季度微軟共計營收 221 億美元,淨利潤 48 億美元,營收額和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均有增長。Office 和雲計算業務繼續推動微軟業績增長,分別貢獻 79 億美元以及 67 億美元的收入。但硬件表現並不令人滿意。Surface 本季度營收下滑 26%,為 8.31 億美元,至於手機產品,微軟沒有公布太多,隻表示手機業務收入本季度下滑了 7.3 億美元。隨後有外媒詳細查閱了他們的財報後發現,智能手機業務的收入,僅僅隻有500 萬美元。
為什麼經過幾年的發展,Windows Phone智能手機業務如此差了?
首先從並購諾基亞手機業務之後微軟在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策略看,其主打的是低價格的低端市場,這種市場定位本身就意味著低營收和低利潤。如果說諾基亞在被微軟並購前,還尚在高端市場爭奪的話,但被微軟並購後,微軟就放棄了在高端市場的爭奪,這從其並購諾基亞手機業務後,鮮有高端旗艦機的發布和推廣以及在主要智能手機玩家中的ASP最低得到了證明。據相關機構對於全球主要智能手機廠商手機ASP的統計,微軟智能手機的ASP僅為186美元,排在蘋果、索尼、HTC、三星和LG之後墊底。
正是這種策略使得並購諾基亞手機業務之後,微軟智能手機Lumia一直在虧損,即每售出一部Windows Phone手機(主要是Lumia)就虧損36美元,而微軟之前預定的目標是在並購諾基亞手機業務之後,其每售出一部Windows Phone手機,給微軟創造的毛利潤應高於40美元。
另外,在用戶體驗上,微軟在對待用戶的態度上,仿佛永遠處於一種令人無法理解的傲慢上。早期 Windows 係統的更新頻率並不算低,但很多時候隻是做一些邊邊角角小地方的完善,每次更新的內容完全忽略了用戶的反饋。
習慣性的忽略用戶訴求,係統更新對於每個平台來講,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由此來實現新功能加入,以及對現有功能的完善,從而為用戶提供愈加出色的使用體驗。但令人無法想象的是,微軟在這件事情上貌似從未給予足夠的重視。
不少用戶評價Windows Phone係統手機,流暢性很高,但很多軟件用上,沒人開發。而相比其它兩個平台,在軟件的應用開發豐富程度上,Windows 平台顯然還有著相當明顯的差距。不佳的用戶體驗,也讓很多人對 WinPhone 手機並不感冒。
對於本身就脆弱的微軟移動生態係統,為數不多的支撐微軟係統(包括Windows Phone)的所謂生產力軟件應用的開放,使得微軟手機的價值大幅縮水。要知道從消費應用的角度,微軟Windows Phone與Android和iOS相比,無論是應用數量還是體驗上均存在較大差距。最大的賣點就是生產力軟件,但隨著這些向對手平台的開放,價值縮水和銷量不佳自在情理之中。
最後就是對於功能機在微軟手機業務地位的戰略性決策失誤。
記得當時微軟並購諾基亞手機業務時,刻意強調了諾基亞功能機業務對於微軟手機業務的重要性或者說戰略價值,即微軟將功能手機視為智能手機世界的一個傑出支流體係,借助功能手機,能夠讓微軟的服務觸及到全球許多地區人數眾多的低端設備用戶。
但是,據美國科技媒體Mashable近日引述皮尤機構的一份報告顯示,在智能手機普及率較高的發達國家中,美國普及率為72%,加拿大普及率為67%,英國普及率為68%,德國普及率為60%,意大利普及率為60%。澳大利亞普及率為77%。至於中國市場,雖然我們看到智能手機的價格甚至降低到了不足400元人民幣,但整個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普及率也隻是才超過半數為58%,而諸如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和非洲等市場,其智能手機的普及率普遍不及20%,例如印度為17%。可見功能機仍占有相當的手機存量市場,雖然其整體出貨量早在2013年就已經被智能手機超越。
所以說,Windows Phone失敗的原因,更多的還是出在軟件層麵上,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微軟自己把手機折騰完了。
本文由牛途科技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