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係統粉 >   IT資訊 >   微軟資訊 >  穀歌、臉書、微軟、亞馬遜、蘋果、百度等AI巨頭發展路徑探析

穀歌、臉書、微軟、亞馬遜、蘋果、百度等AI巨頭發展路徑探析

時間:2018-08-26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算法技術等條件的成熟,人工智能(AI)在產品優化、消費提升、攻克頑疾、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麵表現出無所不能的魅力,成為宏觀和微觀主體爭相布局的領域。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佼佼者,互聯網科技巨頭在戰略、組織、人員、產品、生態、機製等方麵競相布局和激烈競爭,為微觀企業勾畫出人工智能的實施路徑和資源圖譜。

研發路徑:沿著學術化和商業化兩條路徑開展研發創新,學術化正向商業化轉移

學術化路徑的典型代表是Google,可理解為“基礎研究——應用”的研發路徑,注重人工智能基礎研究與技術積累,並在此基礎上拓展人工智能應用、優化提升自有產品。正因如此,在五大互聯網科技巨頭中[1],Google在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底層技術上的積累和進步遠超其他公司。而基於此路徑形成的寬鬆、開放的學術形象和氛圍,使得學術派對研究型專家人才更具吸引力。

商業化路徑的典型代表是亞馬遜,可理解為“應用——基礎研究”的研發路徑,注重的是人工智能技術所帶來的商業價值,以產品需求推動學術研究和突破。後者在消費市場上獲得的成功為前者指明了發展方向,當然,其成功離不開前者的基礎研究及學術開放。從發展趨勢看,Google等學術派正在調整組織人員和架構向商業化傾斜。

戰略/組織路徑:將人工智能納入戰略核心並進行組織架構和人員調整,以人工智能統領全局

從近幾年發展看,互聯網科技巨頭逐漸將人工智能納入戰略核心,並圍繞人工智能對旗下產品和企業管理進行重新審視。如Google、Facebook、微軟、百度等公司在確定“人工智能為先”戰略的同時對組織架構和人員相應進行了調整,以確保人工智能戰略的有效實施(見表1)。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和Facebook近期的組織和人員調整都表現出了從注重“學術”向“商業”轉變,如Facebook聘請前IBM人工智能平台主管佩塞蒂接管其人工智能研究院(FAIR)和應用機器學習部門(即AML),以推動人工智能產品商業化。

表1 互聯網科技巨頭人工智能戰略、定位及組織調整

穀歌、臉書、微軟、亞馬遜、蘋果、百度等AI巨頭發展路徑探析(1)

產品路徑:開展“人工智能+軟件+硬件+芯片”產品布局,搶占用戶入口和人工智能製高點

基於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對現有和未來產品體係進行整體規劃和布局,路徑有三:

一是應用於現有產品體係,改造和優化現有產品性能和體係。如Facebook將人工智能應用到其社交網絡以識別假消息和不良內容,Google則應用到了搜索、地圖、Youtube等幾乎所有產品線。二是麵向個人消費市場開發基於人工智能的軟硬件產品,並集成已有產品,搶占用戶入口。最具代表的是被眾人效仿的亞馬遜智能音箱Echo(搭載Alexa),為尋找用戶入口覓到一條一致方向。三是麵向行業市場開發應用,拓展產品線。如Google正基於人工智能拓展在醫療健康領域的版圖,包括疾病診斷、治療、健康管理、醫療保險等。四是布局人工智能芯片,搶占主導權。雖然目的各有側重,但總體而言還是要搶占該領域主導權(見表2)。

表2 互聯網科技巨頭人工智能產品路徑

穀歌、臉書、微軟、亞馬遜、蘋果、百度等AI巨頭發展路徑探析(2)

技術路徑:通過“開源代碼+開放平台+開放數據集”實現技術開放,確保人工智能影響力

開源軟件的出現吸引全民參與並促進了互聯網的興盛和發展。但在基於算法/算力、大數據等技術的人工智能時代,全民參與的技術門檻被提高,不僅需要開源的人工智能計算框架,還需要學習、訓練和應用平台,以及相關數據集的開源、開放,因此,開源人工智能學習框架和深度學習工具、推出人工智能開放平台、開放人工智能相關大型數據集成為巨頭共識(見表3)。

現今,Google的TensorFlow、Facebook的Torch、微軟的CNTK等正日益成為人工智能算法中的標準框架。Google等互聯網科技巨頭推出的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音處理等人工智能開放平台,以及視頻、語音、圖像等大型相關數據集,也被行業內外廣泛采用。

人工智能技術開放不僅能夠吸引外部人才的廣泛參與和技術改進,還能通過使用者的廣泛聚集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從而占據人工智能製高點。

表3 互聯網科技巨頭人工智能技術開放

穀歌、臉書、微軟、亞馬遜、蘋果、百度等AI巨頭發展路徑探析(3)

穀歌、臉書、微軟、亞馬遜、蘋果、百度等AI巨頭發展路徑探析(4)

穀歌、臉書、微軟、亞馬遜、蘋果、百度等AI巨頭發展路徑探析(5)

人才路徑:爭拔尖、本地化、播知識,廣蓄人才

搶奪頂尖人才。稀缺使得人工智能人才的流動越來越頻繁(見圖1),巨頭們使盡渾身解數吸納人工智能頂尖人才,如百度的“少帥計劃”、Facebook募得卷積神經網絡之父Yann LeCun為其打造人工智能發展體係。

二是,在人工智能研究重地、頂尖院校所在地等成立本地化研究中心。人才競爭已從巨頭之爭上升到國家較量。美、加、英、法、日、韓等國均已宣布國家層麵的人工智能投資計劃。亞馬遜則在人工智能“起步早、根子正”的英國等地建立研發中心,Google、微軟和Facebook等企業先後在加拿大成立了人工智能實驗室,廣泛吸引全球人工智能人才。

三是,推動知識傳播和擴散,培養和儲備人才。在此方麵,巨頭們都秉承開放的態度。其中,Google將“提供更多人工智能培訓、研發更多具有包容性的人工智能學習模型”作為其“人工智能為先”戰略的一部分,並針對內部員工和社會公眾提供人工智能免費培訓課程。麵對人才的頻繁流動,微軟和亞馬遜等也借鑒了前者的做法。

穀歌、臉書、微軟、亞馬遜、蘋果、百度等AI巨頭發展路徑探析(6)

圖1 互聯網科技巨頭之間的人工智能人才流動[2]

(來自paysa 的調查,圖右側為亞馬遜)

生態路徑:收購、投資人工智能初創公司,運用資本手段快速構建人工智能生態

通過“買買買”的方式將人工智能初創公司招致麾下是快速進入和打造自有人工智能生態最為快捷的路徑。自人工智能成為關注熱點以來,諸如“Google收購人工智能初創公司Deepmind”等消息不斷見諸報端。

數據顯示,在人工智能收購方麵,Google和蘋果最活躍,2010年以來相關收購有十幾筆,其最為著名的AlphaGo就是Google所收DeepMind的傑作。收購的初創公司或是保持獨立運營,或是被並入內部人工智能部門/項目。除了收購,通過風投培育初創公司也是巨頭慣用手段(見表4),如Google Ventures就通過風投的方式培養了大批人工智能新公司和新項目。

表4 互聯網科技巨頭人工智能投資情況

穀歌、臉書、微軟、亞馬遜、蘋果、百度等AI巨頭發展路徑探析(7)

機製路徑:構建靈活的機製和鼓勵創新的文化,打造持續創新能力

機製和文化是開展人工智能更深層的資源。人才可以挖、技術可以買,唯有機製和文化無法用“錢”解決,靈活的機製和鼓勵創新的文化正是互聯網科技巨頭優勢所在。由於將人工智能置於公司戰略高位,巨頭們基本上建立了人工智能團隊負責人與企業高層的直接彙報機製,以提高決策溝通效率以及執行力。

另外還有推動人工智能應用的團隊合作機製。鼓勵創新的企業文化是互聯網科技巨頭的DNA,如作為亞馬遜14 條領導力準則之一的“Think Big”(大膽去想競賽)則是直觀體現。進入決賽選手將獲向包括CEO在內的最高領導層展示其創意的機會,而獲勝者則可加入Grand Challenge(類似Google的創新實驗室 X)團隊,配有專項預算來招募成員[3]。

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造奇智能

作者:張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工程師

我要分享:

最新熱門遊戲

版權信息

Copyright @ 2011 係統粉 版權聲明 最新發布內容 網站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