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係統粉 >   IT資訊 >   業界資訊 >  大起底:中國為什麼沒有自主研發的瀏覽器內核?

大起底:中國為什麼沒有自主研發的瀏覽器內核?

時間:2018-08-18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8月18日消息 紅芯國產瀏覽器號稱中國自主研發內核,結果被扒是穀歌Chrome核心,遭到質疑。那麼中國為什麼沒有出現過自主研發的瀏覽器內核呢?

360公司近期發表了《中國為什麼沒有自主研發的瀏覽器內核?》的文章,文章寫道:從0到1,從無到有,這是很多人理解的自主研發,按這個標準,國內確實沒有自主研發的瀏覽器內核。

文章中表示,中國沒有自主研發的瀏覽器內核主要有幾個原因:國家發展晚,錯過HTML4製定標準的時代;成本太高,10年就是30億美金的研發成本;今天Chromium和Firefox本就是一個開源項目,產品由社區驅動,從授權協議上,它們也鼓勵基於已有的技術去做技術創新,而不是重複發明輪子。

下麵是文章內容,略有刪改:

關於瀏覽器內核自主研發的事情,最近一直鬧得沸沸揚揚,口水戰很多,我們希望能從實戰的角度分析下這個事情。

什麼是自主研發?很顯然,從0到1,從無到有,這是很多人理解的自主研發,按這個標準,國內確實沒有自主研發的瀏覽器內核。

為什麼沒有?

首先,審視我們的情況,我們國家發展晚,錯過HTML4製定標準的時代,很多標準在99年以前就已經定下來,而瀏覽器又是一個特別需要大家遵守公開開放標準的一個產品,大家想入局,就得基於己有的技術和標準去做事情,在通迅行業的2G/3G標準也是這樣,這是既定事實造成的第一個門檻。

其次,成本太高。以目前市場占有率最大的Chrome為例子,Google最多時候調動超過1000個矽穀的程序員集中力量去開發出Chromium內核的瀏覽,從2008年算,至今也花了10年。按灣區程序員25萬美金年薪算,一年研發工資近3億美金,10年就是30億美金的研發成本。推廣成本更是數倍於研發成本,也就是上百億。一個瀏覽器代碼接近2400萬行,從項目規模來說,已經接近半個操作係統了。Web /Javascript的標準發展了二十幾年,有PB級別的Web文檔數據和Javascript腳本被生產出來。Google、微軟、蘋果作為行業先行者,能夠製定規則已經是個無可避免的事實,而國內,沒有同等實力的公司有這樣的資源,可以投入30億美金去做自主研發,花上百億美金去推廣。

此外,今天Chromium和Firefox本就是一個開源項目,產品由社區驅動,從授權協議上,它們也鼓勵基於已有的技術去做技術創新,而不是重複發明輪子。

基於開源項目遵守開源授權協議,遵守開放式標準去做一個瀏覽器並不可恥。即使強如Google,Chromium也基於大量開源項目,包括Webkit / Javascript v8 / Zlib / Openssl等等。沒有這些開源項目,也不會有Chromium。一個封閉、強調私有標準的自主研發的瀏覽器,比一個開源,遵守開放式標準的瀏覽器更危險。從Microsoft Edge的瀏覽器可以看到,雖然Edge比IE性能更好,比Chrome更省電,Smooth Scroll技術簡直吊打Chrome\Firefox\Safari,就算內置到Windows10的係統中去,但是代碼不開放,接口不開放,不兼容老網頁等多個原因,導致強如微軟都無法把它推起來。

從Chromium/Firefox的項目機製判斷,一個開源授權協議就是一個項目的精神。靠開源方式做起來的項目是無法以閉源方式運作下去的,比起開源項目被美國人控製,更應該擔心的是標準本身缺少話語權。畢竟瀏覽器的每行代碼,都要受W3C協會,CABForum組織,RFC協議規範。引擎裏每一行代碼的邏輯,是要受對應的行業標準所約束。2014年的時候,國內瀏覽器做的跑分大戰,就是在比拚誰對W3C的h5標準支持得最好。瀏覽器內核隻是實現html標準的一個客戶端。標準本身能被中國人影響,按照規則投票,比客戶端本身更重要。

從內心講,我們也很希望能夠自主研發,但事實是,全球化的今天工程上並不要求產品必須是淨室開發的流程,今天有能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公司,都是因為有了巨大的市場份額,基於市場分額折換回來的話語權和主動權。我們希望能夠利用這種話語權和主動權,更好地服務用戶,服務國產操作係統。

我要分享:

最新熱門遊戲

版權信息

Copyright @ 2011 係統粉 版權聲明 最新發布內容 網站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