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3-09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作為 Windows 曆史遺產的 .exe 後綴 Win32 應用程序(同時包括 64 位程序,但下麵都簡稱為 “x86 應用”)是它能繼續占領 PC 和生產力平台市場的最大原因,其實也沒有之一。不能運行 x86 應用的 Windows 是什麼樣子,請參考已經陣亡的 Windows RT 和 Windows Phone。
隨著 Surface Laptop 同時發布的 Windows 10 S 操作係統,僅能運行 UWP 和商店封裝的少數 x86 應用,是微軟繼上麵兩次失敗嚐試之後,再一次企圖讓用戶告別曆史遺留問題的試驗。
如今, 微軟正式宣布放棄 S 作為一個單獨的 SKU(品類)存在,而是改為一般係統內置的 S 模式,弱化其存在,宣告這次試驗又失敗了。興許到海枯石爛,微軟都無法真正讓用戶告別 x86 。
基本上,現代電腦用戶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過遍地都是的 Windows PC,而 x86 也就如此根植在他們的心中,跟 iOS 和 Mac 相比,Windows 不需要另行教育用戶。
這也就意味著任何放棄了 x86 的做法都跟用戶之前受到的教育相悖。那麼,不支持 x86 的做法具體有多麼不得人心?
資深微軟觀察者 Paul Thurrott 的資訊網站在今年 2 月爆料指出,微軟表示在所有第三方 Windows 10 S 設備上有 60% 的用戶決定繼續使用 S 而不升級。這比人們之前猜測的比重要稍微高一點。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旦用戶決定想要升級到支持 x86 的 Windows 10,基本上他們是立即行動的。
也就是說,買到電腦之後 4 小時之內就馬上升級的用戶,占到所有決定升級用戶的 60%。但是如果他們開箱之後 7 天之內都不做升級的話,這部分人有 83% 會始終運行 S 模式。
這種統計針對預裝 Windows 10 S 的低端機型,而唯一一款預裝 S 的高端機型是微軟自家的 Surface laptop,這個型號是排除在上述統計數據之外的。
這樣的統計調查結果給我們描繪出一幅典型的畫卷: 買過來低價 Windows 10 S 電腦的人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為了高性價比自購,一部分是家長和學校要求。
在買過來之後 24 小時之內馬上升級的用戶,屬於買便宜電腦的那部分;最終留下來的那些 S 用戶,要不然是家長控製,要不然是學校要求。
X86 應用並不作為微軟建立應用商店之後的重點,而是在近一兩年勉勉強強地安插進去。在現在的 Microsoft Store 中,僅有微軟 Office 365、Evernote 等少數定製應用可以和 UWP 一樣采取一鍵安裝或刪除的形式,同時減輕寫入注冊表等操作帶來的係統垃圾。
為保證安全或配合學校安全策略,微軟也提出在 S 模式中盡管絕大部分 X86 應用都不能運行,有一些殺毒和安全軟件是例外。這些軟件的安裝可以通過微軟與學校共建的內部應用商店來進行。
在多重因素,最主要是民意呼聲的影響之下,微軟似乎永遠也不能擺脫掉兼容已經 30 年以上曆史的 .exe 後綴應用的負擔,對比隔壁 Mac 每隔兩三個版本就可以放心不兼容上一代應用的豪邁,恐怕也是羨慕不已。
然而 Mac 的向下兼容性太差,也導致了用戶注定要跟隨升級到最新係統,而一旦到了硬件老舊到升級不動的時候,也就自然要換新機器了。所以隔壁的 Windows 也可以說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將本應是一個單獨 SKU 的 Windows 10 S 融入現有的 Windows 10 發行版當中,令其作為一種模式出現,這並非是第一次,而是早有先例。
在此之前,Windows 10 為零售商在店鋪的展示發布了一種演示模式,這種演示模式可以通過某個特定指令打開,打開之後在該機器上的所有個人文件都會被清空,同時會定期從微軟下載一些專門用於演示新功能的視頻及教程,並且每次用戶重新啟動之後,原先臨時存入的內容都會被清除掉。
這樣,這台機器就從一台普通的電腦,變成了專門為店鋪演示而準備的機器。這種演示模式就是通過捆綁在一個正常的係統當中實現,而不是通過一個專門的 SKU 發布的。
由於 Windows 此前的幾個版本係統集成度和模塊化程度沒有現在這麼高,對於市場和監管部門提出的眾多要求,微軟往往是每個要求都會誕生一個單獨的 SKU。
在 Windows XP 到 7 時代,著名的小眾市場版本包括 Starter 版本——隻可以同時運行 3 個應用;N/K/KN/E 版本,要麼沒有 IE 要麼沒有 Windows Media Player。在 S 模式的成功實踐下,這些特殊曆史條件下的產物都可以靈活地合並到同一個 Windows 10 發行版當中,由用戶自行選擇開啟或關閉某些功能。
就算背負的曆史包袱再怎麼沉重,新時代的操作係統也還是要繼續進化,負重前行。
30 年前的電腦軟件,還可以再戰 500 年最先出現在動點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