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係統粉 >   IT資訊 >   微軟資訊 >  成立 3 年便能與微軟抗衡, Slack 是怎麼做到的?

成立 3 年便能與微軟抗衡, Slack 是怎麼做到的?

時間:2017-04-21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Slack的成功卻始於一款失敗的視頻遊戲。

成立 3 年便能與微軟抗衡, Slack 是怎麼做到的?(1)

Slack 誕生於 3 年前,而它的成功卻始於一款失敗的視頻遊戲,而這恰恰成就了 Slack,目前 Slack 已經有 500 萬用戶了。

矽穀迷戀一些東西,比如收集大量用戶的使用數據,也有一些東西則是矽穀忽視的,比如用戶使用時實際感受如何,Slack 成功將二者結合在一起。

結合之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2014 年產品推出之後,Slack的增長主要依靠口碑,對於企業軟件來說,這種成長模式不太常見。去年,私營公司Slack的估值已經接近40億美元。

現在 Slack 麵臨巨大的新挑戰。它已經大到能夠吸引巨頭的注意,比如微軟站起來與它競爭,同時,它又沒有大到可以吸引大企業客戶的地步,隻有得到大企業客戶的支持,Slack才能與巨頭一爭高下。

去年秋天,微軟推出了 Teams 與 Slack 競爭,Office 365有8500萬用戶,Teams向這些用戶免費。與此同時,Facebook也推出了自己的企業協作工具Workplace,大部分免費。Atlassian是一家稍小的公司,它也在招攬大客戶。

Slack 最開始時被人們認為是可愛的失敗者,它在失敗中浴火重生,現在公司還隻是一個小眾工具,被小企業和小團隊使用,如果它想進一步成長,必須反擊最大、最凶猛的競爭對手。

例如,微軟已經提供工具讓員工協作。雖然到目前為止微軟的工具並不是特別受歡迎,但是它提供了枯燥但是很重要的功能,這些功能正是大企業需要的,比如超強的數據安全功能,符合法律法規的控製。

Slack肯定會成功嗎?公司並沒有這樣的幻想。公司CEO Stewart Butterfield認為,擁有新創意的科技公司崛起,更大的對手抄襲,小企業打敗了大企業,這種事情已經出現很多了。回看一下曆史,蘋果在個人電腦上打敗了IBM,Google在搜索上打敗了微軟,Facebook在社交網絡上打敗了Google。

Butterfield堅持認為,Slack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它高度專注。微軟有許多和Slack一樣的產品,包括Yammer、SharePoint、企業版Skype、Teams。他說,在微軟內部運營業務的高管必須為預算競爭,爭奪注意力。當微軟在內部展開戰鬥時,Slack可以爭奪用戶。

微軟卻說,用戶會選擇Teams,因為它的加密性更強,可以與企業正在使用的軟件無縫對接,比如Excel。微軟Office 365總經理Bryan Goode說:“我們認為客戶價值是相互關聯的。”

從遊戲中誕生

Butterfield想開發視頻遊戲,這是他第二次嚐試,同樣還是失敗了,結果卻成就了Slack。第一次Butterfield開發了名叫“Game Neverending”的遊戲,它有一個照片分享功能,這個功能比遊戲本身還要流行。最終這個功能變成了Flickr,2005然後以2500萬美元賣給了雅虎。

2011年,Butterfield又推出一款新遊戲,名叫“Glitch”,讓玩家合作構建一個可以分享的世界。高峰時期,Glitch每月花掉公司50萬美元,創收隻有3萬美元。無奈之下,2012年年末時Butterfield關掉了遊戲。少數員工留下來,它們開發信息平台,Glitch工程師用這個平台彼此交流,項目後來變成了Slack。

2014年2月,Slack正式推出,現在日用戶數達到500萬,去年10月隻有100萬。大多用戶使用的都是免費版本,不過有150萬用戶付費給Slack,每月6.50美元至12.50美元,付費之後獲得一些功能,比如信息存儲、搜索。Slack公司現在有800人,今年的營收將會超過2億美元,不過還沒有盈利。

最開始時,Slack在小型軟件工程師團隊中流行起來,這些工程師希望能夠遠程辦公,但是又沒有視頻會議或者郵件係統,Slack 並不是為大企業設計的。用戶通過頻道聊天,通常圍繞一些定義明確的任務組織起來。

R/GA是一家設計、營銷代理公司,員工有1000人,在幾個城市運營業務。R/GA CTO Nick Coronges說,有了Slack,讓不同的辦事處協同工作不再那麼困難了。

事實上,像Slack這樣的協作軟件並不新鮮。GoogleWave於2019年啟動,2012年關閉,它本想用信息工具替代電子郵件,不過要關注和追蹤對話太難了。Atlassian是一家澳大利亞軟件公司,2004年推出一個團隊協作平台,2015年被Slack最大的競爭對手HipChat收購。

Slack的目標是打造一款用戶喜歡的產品,這種戰略被許多消費企業使用,比如蘋果、Snap、Spotify。

Slack 後來修改了APP,讓用戶用 GIF、貼紙、表情符號溝通。有一個表情符號是卡通浣熊,它會壓合掌心表示歡迎。還有一個卡通符號叫作“raccooning”,意思就是說:“離題了,請將此話題帶到別處交流。”

在英國劍橋 Vancouver 的 Slack 辦公室裏,設計師思考顏色選擇問題、布局問題,以及登錄歡迎頁麵的設計問題,他們思考自己的設計會對用戶內心的寧靜造成什麼影響。公司總部設在舊金山,分析數據的員工正在關注各種信號,這些科技公司一般都會研究,比如用戶在產品中花費的時間,移動按鈕會不會導致行為變化。

和一些矽穀企業不同,Slack相信人類和機器人一樣重要。每周,Slack要接聽6000個客戶支持電話,收到2800條Twitter信息,所有高管都要上場服務,包括Butterfield本人。每一次請求的平均周轉時間不到1小時。

Slack客戶體驗主管Ali Rayl認為:“如果客戶滿意度掉到了97%以下,我就會擔憂。”

Butterfield表示,如果Slack可以與用戶的行為吻合,讓使用成為習慣,能夠吸引員工,那麼一旦沒有了Slack,他們就會像宇航員在太空中失去頭盔一樣。

追求大客戶

最初推出時,Slack的功能比競爭對手少,不過在早期這不是什麼問題。幾萬個小團隊創建了帳戶,其中一些還掏錢付費。到了今天,小客戶為Slack貢獻了50%以上的營收。

Slack已經知道,如果不增加一些基本功能,它就永遠隻是一款小眾產品。

隨著競爭的加劇,Slack開始向企業征集意見,比如Capital One。Capital One是一家銀行,它的團隊想從一個地方登錄,然後就可以接入自己的所有Slack房間。他們希望每一個頻道能容納更多人,希望能夠按照規定增加一些定製功能,比如共享文件。

Slack根據要求做了修改,Capital One勞動力技術副總裁Jennifer Manry說,員工喜歡這些新功能,它們滿足了員工的關鍵需求。

1月底,Butterfield推出了Enterprise Grid,它的目標客戶是企業和政府部門,Enterprise Grid可以同時管理50萬名員的對話。IBM、Jet.com、NASA、家得寶已經使用該產品。

不過Slack並沒有完全掌控市場。Capital One也使用微軟和Atlassian的協作工具。Facebook、Asana的客戶也與Slack存在重疊現象。微軟Teams已經在全球181個市場推出,支持19種語言。Slack目前隻有英語版本。

大野心

Slack 與競爭對手競爭,實際就是看誰能開發出下一代職場辦公軟件,讓員工離不開它。許多企業——包括大企業和小企業——都依賴微軟Excel、Adobe Photoshop和GoogleGmail。

Slack也想進入榜單之中,它想變成員工們進行線上協作、掛機的地方,還想成為世界虛擬會議室和虛擬冷水機。

看看Slack的名字,它是“Searchable Log of All Conversation and Knowledge”的縮寫,意思就是“所有會話和知識的可搜索記錄”,由此可以看出公司的野心很大。要想讓業務變得像微軟一樣龐大,需要說服員工選擇自己的產品,而不是競爭對手的。

Facebook Workplace合作主管Sean Ryan認為:“企業希望自己的員工加強協作 ,因為協作性越強,跳槽的概率就越低。員工之所以離職,排在第一的原因就是他們覺得自己被孤立了。”

Butterfield表示:“我們要讓員工有共鳴感,大規模的共鳴感。” Slack辦公室的牆壁上貼了客戶的建議,休息室內播放著法國流行音樂,能撫慰人心。公司的工程師說,一個好的設計師應該成為好的東道主,當他們為用戶創造新體驗時,應該強調速記能力。

2015年,April Underwood加入Slack,擔任產品副總裁,他說:“我已經開發軟件15年了,關於用戶與軟件互動、體驗軟件,我在過去18個月有了新的理解,這些新理解比過去13年的理解還要深刻。”

對於Slack來說,這種策略能夠轉化為利潤嗎?主要取決於Slack能否在更多的市場擴張,以及大企業的員工是否要求自己公司的信息科技部門為產品付費。要達成目標,需要用戶投入到辦公軟件中去,這種投入必須達到非同一般的程度,正因如此,Slack才會說它致力於為用戶創造幸福。

“有人會死,有人會離婚,有人的孩子會得癌症。”Butterfield說,“你必須將自己沉浸到他們的心境中去。如果占用這些人的時間比我們必須占用的時間長一分鍾,我們就會失去他們。”

譯文:小兵手 編輯:楊誌芳

我要分享:

最新熱門遊戲

版權信息

Copyright @ 2011 係統粉 版權聲明 最新發布內容 網站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