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15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微軟壓垮競爭對手的神秘套路是什麼?
不靠產品賺錢的微軟是如何成為壟斷巨無霸而獲得超級財富的?
微軟是如何通過資本市場的超級武器在市場無往不利的?
從世界上第一家股份製公司被發明出來,當單純的貨幣市場變成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雙軌運行後,企業的收入來源由單純的經營性收入,變成了複雜的以資本性收入為誘惑,經營性收入為驅動的企業經營。
這種金融工具能快速發展壯大公司,高速加快資金流動,同時也會讓無數企業陷入無盡的欲望與貪婪中,這就是西方金融資本“想要文化”的本質(想要的太多,貪婪無止境)。
當微軟成為上市公司,在財務報表中看到一個很鮮明的事實,它每年的主營收入來源是技術產品嗎?大家以為微軟是靠賣技術靠賣軟件的公司,但是上市以後他的主營業務的收益,你們很清晰的看到,全部來自於資本性收益,也就是說他再也不用在經營上賺錢了,它所有在經營上搞的目的,隻需要去擴大影響,隻需要讓更多的人在資本市場幫助它就可以了。
我們買的軟件“office”,但是十年錢最流行的軟件是Lotus,蓮花公司出產的,但是這家公司倒閉了,被IBM並購了,因為Lotus賣的產品比較貴(蓮花公司靠經營性收益賺錢),微軟公司的正版office在我們中國家庭版公開“office”軟件隻賣180元人民幣。在中關村隻賣100元,微軟可以不記成本的做他的產品。因為他再也不需要在經營上掙錢。
以前的瀏覽器大N軟件,他需要賣他的產品,可是作為技術公司,微軟公司不需要,微軟生產的瀏覽器“IE”,是免費送給大家的,因為他再也不需要靠產品掙錢。
所以這家公司也倒閉了,因為他們需要用產品賺錢,可是微軟不需要產品賺錢,隻需要擴大市場份額就可以了。因為他的收益是資本性收益(靠股票賺錢)。
同時小的計算機公司“喏威歐”和大的計算機公司“優格斯”後來也消失了。
有了資本市場的超級收益,它可以不計成本的銷售產品,利用資本性收益壓垮一切通過靠賣產品賺錢的競爭企業。因為他再也不需要在經營上掙錢。
而微軟隻要在市場上擴大份額就可以了,微軟的收益是資本性收益。當微軟的資本性收益遠遠大於經營性收益,所以微軟再也不用在產品上掙錢。
一個企業一旦上市,它就擁有了一個金融市場水池子裏抽水泵的按鈕。以後它再需要錢,就不需要賣貨賺錢,當它需要錢。
隻要按下“現金增發”的按鈕,錢就源源不斷的上來了。
如果又需要錢,再按一下“現金配股”,錢又源源不斷的來了。
再需要錢,按一下“可轉債”按鈕,錢又上來了。
他再也不需要靠賣產品辛辛苦苦經營他的企業了。
既然這麼好,為什麼很多上市公司還出現那麼多的問題呢?
因為很多企業老板不知道什麼叫資本,很多上市公司的實際控製人,企業老板連資本是什麼都還沒搞清楚。都是懵懵懂懂的走到了這個市場,在這個市場裏帶給你的不是生機,可能是誘惑後死亡。
因為資本市場有一利必有一害。在獲得巨額財富的同時,你發現自己的身材就變成畸形的,你會發現經營性收益和資本性收益這兩條腿,一條很粗壯,一條很瘦弱。如果你不能讓這兩條腿均衡發展,那麼你一定會栽跟頭,而且摔倒了就再也沒有機會爬起來。
所以這些上市企業,一旦接觸了資本接觸了金融的企業,你就會發現原本以經營為主,以事業商業為主的企業,完全變質了,你會發現這些接觸金融,並玩金融的人,大部分都消失在金融市場,該關的關了進去,該結束的結束了,該叛逃的叛逃了。
這些玩金融卻不知道金融真相的人沒一個好好活著,這就是你兩條腿失衡的鮮明結果。金融市場給了你巨大的誘惑,一個買空賣空的市場。同時在法律麵前人人平等。
你會發現,很多企業家,他們熱血沸騰做事業,都是以項目為導向,以事業為導向的,以商業機會為導向的,他們會凝聚生命中的每一個力量,分分秒秒都是全身心去為企業創造經營性收益,為世界真真實實創造價值。
但是隻要跨入資本市場,跨進另一邊金融市場,隻要你碰了資本市場,你的人生將發生完全的改變。
你必須讓你熱血沸騰變成冷酷的,你的血液永遠都要保持在零度以下。從此以後第一個意識,第二個意識第三個意識,全部是風險控製。風險意識永遠貫穿你生命的始終。
當你接觸了資本市場,如果你沒有學會風險控製,商業風險控製第一,法律風險控製第二,政策風險控製第三,如果做不到永遠不要碰這個市場。
隻有轉變你的思維模式,把風險控製永遠變成第一位的,才有資格接觸這個市場。
這裏沒有聖經,接觸資本市場的企業家也好,未來要進入資本市場的企業家也好,保證你一生中欣欣向榮,不斷上進的是,每一次永遠的可控風險的商業行為。每一次可控風險的商業行為是保證你天天向上的重要支撐點。而任何一次高風險高回報的投機行為都是你走向滅亡的最重要的起點。
所以綠色陽光的資本運作挺好。
這就是微軟不靠產品賺錢卻擁有無數財富的秘密,好的企業就像印鈔機,源源不斷的為你“印”鈔票。
所以在資本市場的每一個行為中,你的心一定要變得淡定,你的人一定要安靜。你才能看清很多事情裏本質的風險。隻有完善規避風險體係才是上上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