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06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2017年11月,“共享科技,連接跨越”聚合大會在蘇州落下帷幕。來自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常務副院長張祺,發表了“人工智能賦能商業”的主題演講。會後創業邦對張祺進行了專訪。
由張祺帶領的團隊和微軟亞洲研究院(負責人王堅博士,現任阿裏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合作開發的Windows7手寫輸入識別率技術,實現重大突破。並且把訓練速度提高了250多倍,意味著以前要跑1天的數據,現在5分鍾左右就能完成。
此番貢獻,使得張祺獲得了比爾·蓋茨的關注和賞識,比爾·蓋茨從微軟退休當天曾特別給他發郵件表示感謝。
對於人工智能,犀利觀點如下:
環境在變,算法在變,精準的結果也在變,用戶的體驗、用戶的需求、期待值也在變,技術在更新,你永遠不可能到達100%,永遠有改進空間;
AI要有同理心,AI要有它的行為的準則。AI第一設計準則就是我們要提高人類的聰明才智,而不是代替人類;
這次浪潮AI非常不一樣,技術的壁壘到底在哪兒,其實這件事情是可圈可點的,很多東西都是開源的,基於以上情況初創企業和大公司的距離被無限拉近;
10年以後,真正的大公司,今天你可能連名字都不知道。今天大的公司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這個機會,10年之後很可能就已經沒有名字了。
以下是采訪實錄:
記者:張院長您好,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能否先請您分享一下今天您演講的主要內容?
張祺:今天演講的內容主要是關於人工智能(AI)賦能商業的一個分享。AI發展很快,但在真正賦能商業方麵,我覺得做的還是不夠。在AI賦能方麵,有哪些場景是需要嚐試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式方法,通一些案例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夠獲得業界更多的關注。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微軟在商用AI方麵的應用。
張祺:主要體現在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等方麵。微軟在技術方麵還是非常強的,我們可以做很多需要做的事情。
在產品上的投入大概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純粹的AI產品,包括微軟搜索引擎、小冰這樣的具有EQ的對話機器人等;第二類,通過AI技術去賦能現在微軟現有的產品,通過AI的技術把微軟現有的產品做的更好,比如實時翻譯插件等;第三類,怎麼樣把AI當成一個解決方案的方式賦能商業,就是剛才講的商用AI,通過這個方式,能夠把AI的能力更好的賦能給一個企業。
記者:我查了一下微軟主要有兩個AI研究院,一個是微軟研究院,一個是微軟亞洲研究院,它們和您所在的互聯網工程院之間是一個怎麼樣的協同關係?
張祺:研究院更偏向基礎研究,他們做的有些東西不會立即產品化,有可能是5年以後、3年以後,才真正具有產品化這樣的一個機會。工程院更偏工程,偏向真正發布的產品。
今天兩個團隊合作非常緊密,這也是我們非常強的一個方麵。通過工程院和研究院的合作,能夠把前瞻性的技術更好地用在產品裏麵。對於研究院來講,產品團隊能夠給他們提供一些AI的數據的反饋,沒有數據支撐AI很難做。同樣,有實際的場景能夠把數據反饋出來,通過工程的方式,把它們的算法、研究能夠更好的落地,這實際上是一個相輔相成、雙贏的關係。
記者:微軟聯合Facebook一起發起了“ONNX項目”,華為、IBM、英特爾也都加入了這個合作協議,能不能具體說一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項目?有哪些企業加入進來了?除了這些大的巨頭,還有哪些負責小的項目到一個什麼樣的企業?
張祺:這是一個關於“開放神經網絡交換和性質互換”的協議,由微軟和Facebook一起發起。
一個平台上訓練的神經網絡結果,是很難在另外一個平台運行的,這就帶來很多不方便的因素。兼容性是非常重要的,開放的神經網絡互換協議是讓大家在有一套協議的基礎上,能夠允許一個平台上訓練的模型,可以無縫的在另外的一些平台運行,這樣就給大家開通了很大的可能性。
當然,目前還是比較早期,具體怎麼樣把它真正的落地,能夠讓用戶、各個企業受惠,還需要大家一起投入。這個想法,我覺得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記者:聽說比爾·蓋茨先生在微軟離職前的一天在給您發了一封郵件,以此感謝您對微軟做出的巨大貢獻。由您帶領的團隊和微軟亞洲研究院合作開發的Windows7手寫輸入識別率接近完美,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這是怎樣的一種突破嗎?
張祺:這個現在想想還是很自豪。當時微軟在推平板電腦,微軟在平板電腦方麵是非常領先的,領先於蘋果。我們從硬件到軟件到數據識別,包括智能數控方麵做了很多很前瞻性的研究和產品的實踐。
這是一個很好的和研究院合作的實例,當時我們在這個部門專門給微軟做平板操作係統,到後來變成了Windows7的手寫識別。這是和王堅博士的合作,另外王堅博士團隊裏麵有一個很資深的研究員—張冬梅博士,她現在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副院長。
這個輸入識別的精度有幾個難題:
文字的精準識別。僅僅我國就有兩萬多個漢字,怎麼樣能夠把這兩萬多個漢字以精確的方式把它識別出來,在當時就是很難的技術,何況全球有多種語言;
速度。GPU顯卡的訓練現在非常熱,但是在那個時候,我們就已經能夠做GPU深入轉基因的訓練。通過GPU顯卡的訓練,把序列效果速度提高了250多倍(因為文字不同,每個版本提高的速度也不一致,250倍隻是一個估數),意味著以前要跑1天的數據,現在5分鍾左右就能完成。
比爾蓋茨對這個比較關心,恰好趕在他在微軟的最後一天得到了非常好的結果。我給他發了封郵件,說了一下現在的成果。大概二三十分鍾後,我收到了一封來自比爾蓋茨的郵件,使我非常感動。我當時坐在辦公室裏麵,十幾分鍾說不出話來。
記者:取得這麼大的成就,研發周期有多長?
張祺:當時我們蠻大的一個團隊做了好幾年。像搜索引擎、AI這些方麵,都是要上千人、上萬人的團隊要做好多年,才能取得巨大的成果的。
環境在變,算法在變,精準的結果也在變,用戶的體驗、用戶的需求、期待值也在變,技術在更新,你永遠不可能到達100%,永遠有改進空間。
記者:AI發展到一定層麵的時候,在哲學、人性上可能是不容易被接受的。您覺得哪些地方AI是需要控製的?
張祺:微軟在這方麵其實想的還是很多,比較深刻。我們一直強調,AI要有同理心,AI要有它的行為的準則。AI第一設計準則就是我們要提高人類的聰明才智,而不是代替人類。我們希望我們的合作夥伴、商家變得成長更快,讓他們變得更有成就,而不是代替他,這是很重要的。
另外一個關於透明度、隱私性。包括數據怎麼用,其實都有一個很強的道德準則。不光是政策上,還需要體現在法律上,而且也需要社會上的道德規範來影響。我們不光要把它的技術用好,而且要把它對社會的影響用好。
記者:您已經在AI領域深耕17年了,可以說非常資深。AI發展史可以說經曆了幾次潮起潮落,那麼您認為這次AI又怎樣的特點?
張祺:講幾點我自己的看法。第一,我覺得這次的嚐試是非常真實的一次,因為大數據、互聯網、IoT互聯網,這個大數據的數據的量是無與倫比的,你可以學習的樣本很多。
第二,雲計算的計算能力大大提高,以前即使有數據的話,你算不了,或者沒有數據給你算。現在有這樣的計算能力,你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做更多的探索。
第三,算法方麵的進步,比如現在的深度學習,深度學習在AI方麵是非常重要的技術。這不光是算法上的更新,包括在一些和常理結合的功能的優化,怎麼把它便利,能拿到的數據通過算法把它發布出去,體驗提高了以後,能夠得到更多的數據。這樣的話,整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會越做越好。
記者:AI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對技術要求又比較高。巨頭紛紛入局,對於初創企業來說,直接切入AI,您覺得還有希望嗎?或者初創企業從哪些細分領域切入可能性會更大?為什麼?
張祺:其實我對這個問題很樂觀。
可能有一些方麵你真的需要很大的財力,多年的積累去做,這些方麵是對創業公司一步介入可能比較難。就跟非常龐大的幾家公司去競爭可能很難做。但是現在有幾點不太一樣的地方。
第一點,很多的東西是開源的,這次浪潮AI非常不一樣,技術的壁壘到底在哪兒,其實這件事情是可圈可點的,很多東西都是開源的。比如像剛才講的,我們在“普惠AI”項目能,整體是把很多的東西已經賦能給大家了,在這種情況下,基於這些功能前提下,其實初創企業和大公司之間的技術上的壁壘是被無限拉近的。
我覺得更大的機會是在場景和實體經濟的融合,和行業的緊密結合,這方麵我覺得是初創企業應該集中量關注和發力的地方。
還有一點,要看這個領域的盤子到底有多大,機會有多大。痛點在哪裏,可以改進的空間有多大,現有的這些有誰在裏麵做的很好,你是不是進去以後能把現有的模式顛覆掉,用什麼樣的方式顛覆,這個方麵是要考慮的。
在這樣大的變革裏麵,我對這個機會的看法一定是非常樂觀的。10年以後,真正的大公司,今天你可能連名字都不知道。今天大的公司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這個機會,10年之後很可能就已經沒有名字了。
記者:非常感謝張祺院長今天能夠接受我們的采訪,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