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21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說一個人, 如果是寫代碼的, 又愛上知乎逛逛, 應該知道他
簡單的介紹下這個人。 他姓龔,年齡應該在八零後,八五前這個範圍, 現在在微軟工作,圖形學領域。
他技術很牛逼, 牛逼到我們普通的程序員終其一身也沒有辦法到達他的境界。
普通程序員都是大學開始接觸編程技術的,而他在小學時就開始編程了,高中畢業前就開發出了一款遊戲引擎。 說直接一點, 在大學裏,專業方麵, 老師是教不了他什麼的,他去上大學,主要目的就是拿個文憑。
碩士畢業後, 順理成章的, 他進入了微軟公司,從事圖形開發相關工作, 這也正符合了他之前開發遊戲引擎的方向。
他的專業成就主要有哪些呢? 我簡要的說幾項
用了他的 shader用了他的SH各向異性BRDF
用了他的Lightmap壓縮、SH各向異性BRDF、水麵建模、水麵渲染
還有其他一些知名的項目也使用過他的技術,這裏我就不一一列舉。
要知道, 這些項目產品, 在普通程序員眼中都是神話級別的存在, 平時工作之外,吹牛的時候,可能會提及它們。 至於實現,別說是寫出來了,就算把代碼放在麵前,也看不懂。
講心裏話,我挺羨慕他的, 羨慕他的技術, 羨慕他的工作。在羨慕的同時, 我心裏麵同時還會吐槽:“不就是小學時就開始編程占的便宜嗎? 如果我能在小學時開始接觸計算機, 我也能像他這麼厲害”
所以, 每當我遇到這類技術很厲害我又很崇拜的牛人時, 我總感覺到自己有一絲怨天尤人: 不就是比我早接觸計算機技術嗎, 不就是趁著少年時學習能裏強打好了基礎嗎,如果我們能異地而處, 我說不定比你們還厲害, 怪隻怪我生不逢時。
然而,某一天當我點進龔大神的github時,我意識到我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地址放這裏,你們自己看 https://github.com/gongminmin
從 2004年到2017年的13年,1年365天,平均下來, 每年幾乎有300天是提交代碼的。
就拿他提交最頻繁的一個倉庫看,他提交了100萬 + 行代碼,要知道這些可都是工作之外的項目。 我自認,自己職業生業寫的所有代碼加起來也達不到這個數(copy的不算)。
其實, 那些編程技術牛逼的人牛逼並不是因為接觸計算機技術比我早,也不是因為運氣好, 在智力處於巔峰的少年時代為職業生涯開始打基礎。
他們厲害是因為努力,不斷進取,和對編程技術十年如一日保持的熱情。
相對來說, 我也算是對編程比較感興趣的一類人了, 每天看書, 吸收新的技術知識。偶爾,我也會有一些想法,想把它們實現出來,放到github上開源。 然而, 對於這些沒有利益回報的項目,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實現它們的動力總會逐步減弱,在項目連個開頭都沒有完成時就放棄了。在我的github上麵,提交代碼統計圖表上的綠點是稀稀落落的。
成長環境、機遇、智商等因素是不肯控製的,而努力卻是可以控製的、沒有門檻的。
當我們遇到比我們能力強的人時, 然後開始感歎,他們比我們厲害是因為,成長環境比我們好, 運氣比我們好, 或者人比我們聰明, 我們不如他們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然而,我們沒看見的是, 在個人的努力程度上,也不如它們。
就像文中所說的龔大神,幾乎不間斷的向github提交代碼, 顯然, 除了工作, 本應屬於生活的時間,也還在不斷的寫代碼。 而大多數程序員包括我自己, 早已把這些時間花在和編程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上。
因此, 連努力程度都趕不上人家, 又如何能說人家厲害是因為成長環境、機遇、智商在起作用呢,又有什麼資格讓自己有和他們相提並論的能力。
記得有一句話說的很好: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拚天賦
這句話其實也反應了一個道理, 我們很平凡,不出色,但是, 這種平凡並不是我們能力的天花板,我們離它還差的很遠很遠, 假如我們願意,是可以改變現狀, 是有機會變的像那些很厲害的人一樣的,隻要我們肯努力。
就像我看到我的github代碼提交量遠遠不如龔大神,我似乎找到了填補我與他能力上的巨大鴻溝的方法:我也像他一樣每天提交代碼到github
雖然這有點自欺欺人, 畢竟github的代碼提交量和技術能力沒有直接的關係。 然而, 它給了我希望, 也許我像他一樣頻繁的提交代碼,技術能力漸漸的也訓練的像他那麼強大呢,就算不能像他一樣厲害, 有他一半的厲害也足夠了, 雖然這種希望很微弱,也許隻是百分之一的幾率,但總比每天下班後, 看肥皂劇、打王者農藥、原地踏步、庸庸碌碌好啊
另外,現在這個社會是信息通暢的社會,任何學習資料網上應有盡有,以前完全沒法比, 這為我們提高自己打通了一條便捷之門,請不要辜負了這個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