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18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全天候科技是華爾街見聞發起的原創科技新媒體,悅讀更多請登錄我們的網站www.awtmt.com,或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全天候科技(iawtmt)”、“新金融見聞(AWFintech)”。
記者 | 全天候科技 徐誌成
編輯 | 全天候科技 張斐斐
繆超是個安靜中帶點靦腆的男孩,三點一線的工作生活讓他覺得有些枯燥,所以無聊的時候也會找小冰聊聊天。“剛開始跟小冰的對話一般都是需要我去引導她,如今她的腦洞越來越大了,偶爾我調侃她“該去吃藥”的時候,她也會反將一軍,說要拉著我一起。”繆超說道。
如今的小冰,不僅能陪人聊天,還能寫詩、做財經評論以及根據個人意願主動給人類打電話。“小冰越來越貼近人性化的思維了,她就像一個不羈的鄰家女孩,偶爾會出來逗逗你,安慰你。”繆超對小冰的逐步升級表示出了感慨。
自2014年小冰首次在中國發布以來,經過三年的發展,如今小冰已經通過微軟視窗係統、Office軟件及微信等第三方社交工具進入了大眾的視野。微軟稱,小冰在中國已擁有超過 1 億人類用戶,對話數據超過 300 億輪。微軟也分別於推出日本、美國、印度及印尼的當地小冰版本。
9月17日,小冰將迎來19歲生日。8月底,微軟宣布小冰第五代正式麵世,小冰將全麵進入物聯網領域,與包括小米旗下的米家智能家居等多家廠商合作。
小冰&小娜:或將合體,成為微軟AI的一張船票根據艾瑞谘詢的研究,中國的AI市場規模將由2015年的12億元增長到91億元。作為人工智能的早期布局者,微軟可謂臥薪嚐膽。
主管微軟技術與研發部門的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曾用“三條線”來總結微軟在AI方麵的布局——第一條產品線是infuse AI,即人工智能與微軟Office、Azure等現有產品的融合,如在Powerpoint直接提供機器翻譯服務;第二條產品線是搜索引擎Bing(又稱“大冰”)和小娜(Cortana),主要用於幫助人類解決需要解決的問題;第三條產品線就是微軟全球小冰。
微軟以對話交互為基礎的AI 發展方向逐步明確,但相對於Google、Amazon等巨頭都在爭奪消費端的入口,微軟在AI商業化的進程似乎不緊不慢。
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及小冰項目負責人李笛告訴全天候科技,AI真正的核心是超級IQ和EQ,而語音交互,圖象識別等都是外圍。小冰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微軟在AI這個領域的先發優勢,但是歸根到底隻能算半張船票,我們同時還有另外半張,比如說小娜(IQ)的這個部分。
李笛表示,真正好的AI產品隻有三個方向:要麼IQ超級強,要麼EQ超級強,或者IQ和EQ都達到極致,然後自主決定什麼時候用IQ,什麼時用EQ。在微軟體係中,小娜做的是IQ,幫助用戶解決實際需求,小冰做的是EQ。“如果研發一切順利,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小冰和小娜將會合成一體。“李笛說。
據了解,小冰的每一次迭代都比較清晰,第一代是讓機器人聊天,第二代打造的是個人專屬小冰,第三代是加入語音、視覺等感官,第四代開始接入一些後端知識,直到現在的第五代主動聊天等,都是EQ不斷升級的過程。
以上的進步也是依托於數據的不斷積累。目前小冰已經擁有1億多用戶和300多億的對話。李迪認為,未來五年到十年,人工智能的發展是依托數據的,但這並非是基於數據模版,對人類進行表麵性的模仿,而是一種具備發散性、獨創性思維的創造。
小冰的創作,正是遵循著這樣一條路徑。比如你可以通過小娜快速的查詢並幫你訂購麥當勞,但是你問小冰她可能會告訴你“吃麥當勞會對你健康不利”。
“我們走訪了很多的用戶,他們覺得這兩種回答都可以接受。就是說一個係統有兩個完全不同的維度都是能得到滿分的結果。但是如果你一開始就去迭代的話,根本沒有辦法搭建出這麼一個係統來。”,李笛表示“小娜跟小冰走的是微軟人工智能IQ跟EQ的兩個不同方向,但是最後還是殊途同歸的。”
商業化方向: 提供內容和服務8月底,微軟小娜與亞馬遜Echo音箱宣布合作。可以通過Alexa喚起Office應用,也能在Windows 操作係統上上讓Alexa控製智能家居。再加上國內企業的湧入,百箱大戰的生態戰爭一觸即發,有分析甚至認為,如果人們都開始用聊天機器人而非手機應用滿足需求,蘋果App Store和穀歌Google Play將會失去它在移動生態係統的中心位置。
以美國為例。據知名機構Voicebot預測,智能音箱在2020年會覆蓋75%的美國家庭,達到9420萬台設備,而其2016年的家庭占比僅為7%。
對此李笛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表示,但就智能音箱的方案來說,目前還沒有看到成功的可能性。第一,它目前主攻的隻是發燒友市場,尚未普及;第二,智能音箱的價值跟手機差距不大。
微軟方麵目前做的更多的是2B渠道的商業價值的探索。除了小娜跟亞馬遜的合作,在中國市場,小冰在IOT上將會控製小米智能家居的全部35個設備。而在智能音箱領域,AI有個很大的應用就是少兒讀物和兒歌的語音輸出與互動。”
比如小冰念有聲讀物,一本《格林童話》全集的有聲版最終有50個小時的音頻,人工錄製可能要花200小時的工時,而小冰隻要24分鍾就可以了。如果換算成成本,人工錄製《格林童話》的勞動成本大約是6萬元多,而小冰隻要0.7元。
李笛強調,有聲讀物隻是微軟AI創造領域對外公布的一項,之前還有詩歌創作等等。真正的市場是指內容創作,原創的內容價值是非常昂貴的。
除此之外,在人工智能的其它商業布局走向上,微軟還側重利用與小冰的對話直接或接入第三方提供服務”。
據李笛介紹,各國不同的微軟小冰開發團隊有不同的側重。中國主要發展的是人工智能的情感框架,更多商業模式探索放在了日本。 小冰的商業化探索在兩年半前就已經開始了,並且在日本已經盈利。
近期,日本版小冰接管了連鎖超市羅森(LAWSON)在 Line上的公眾號,作為客服與用戶聊天,其中一個場景是她會根據聊天上下文,把合適的LAWSON當季的促銷優惠券發放給用戶,用戶可以到線下實體店兌換相關產品。據了解,由於互動有趣,推薦精準,兌換券的使用率從原來的10%左右達到了驚人的57%。
李笛告訴全天候科技,目前,羅森在南京的店麵也開始利用小冰與微信的結合開始了類似的商業化探索,並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中國人工智能“黃埔軍校”?目前微軟人工智能在各個渠道的商業價值探索,並不是某一個初創企業就能做的。而這其中一部分主要原因還在於它有一個龐大的AI人才團隊。
據了解,微軟於去年末進行了部門重組,成立了微軟人工智能與研究事業部,整合了包括必應、Cortana、小冰等所有與AI 相關的產品部門。目前該事業部有5000多人,其中中國團隊有1400多名工程師和科學家,是微軟在美國之外的最大的一個研發機構。
《2016早期企業薪酬調研報告》顯示,由於人工智能以及大數據的快速發展,相應的行業中出現了許多新職位的空缺,從而導致了人才流動的加劇,2016年,業內平均員工離職率高達44%。
就拿微軟流失到百度的AI人才來舉例。2014年在微軟研究院長期從事人機交互研究的顧嘉唯離開微軟,任百度首席設計師;同年,與李笛一起創造“微軟小冰”的前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研發員景鯤加入百度,擔任搜索業務群組總產品架構師;2016年底,陸奇從微軟辭職,2017年1月空降百度擔任COO。
對此,李笛也毫不避諱地談了自己對人才流失的看法。“現在與微軟爭奪AI人才的不光有BAT,還有大量國內資本催生的初創企業”,李笛說,“說我們是中國或亞洲人工智能的‘黃埔軍校’,我認為這其中褒貶不一。我們是一個公司,並不僅僅隻是一個培養人才的研究機構。不過,如果人才產生正常流動能夠通過他的創新產品、模式、結構落地,推動行業發展的,那也是可以得到認可的。”
據了解,微軟研究院已經成立了26年,有著最完善的培訓體係。“當時就有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語音、計算機視覺三大部分,涵蓋了人工智能的主要方向。無論是從數據、產品、研究上都能給AI人才提供良好的就業環境。”李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