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係統粉 >   IT資訊 >   業界資訊 >  Surface Dial已經走過了30年?但它似乎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Surface Dial已經走過了30年?但它似乎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時間:2017-08-27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在2007年那場著名的iPhone發布會上,喬布斯提到了三種的交互方式:鼠標、Click Wheel轉盤以及多點觸控。

Surface Dial已經走過了30年?但它似乎還有更長的路要走(1)

雖然iPod上的Click Wheel酷到沒邊,連iPhone設計之初,都有一套基於Click Wheel的方案,不過後來的曆史大家也知道了,它被多點觸摸的方案擊敗。隨後iPhone也慢慢取代iPod,成為蘋果新一任的主打產品。

當時喬布斯所說的那三種交互裏,真正普及開來的,是鼠標和多點觸控。它們代表著當下的桌麵設備和移動設備,幾乎概括了我們對目前所有數碼產品的操作方式。

Surface Dial已經走過了30年?但它似乎還有更長的路要走(2)

微軟在Surface Studio上,整合了傳統的鍵鼠操作和多點觸控操作,這台一體式電腦立起來可以當電腦用,躺下來可以當畫板用。

而伴隨著它一起出現的,還有一個叫做Surface Dial的圓柱形配件,它和Click Wheel類似,提供了一種旋轉操作的交互:通過扭動它可以用來調整音量、縮放網頁、選取畫筆顏色、調整畫布傾斜度等等。而把Dial放到Surface Studio的屏幕上之後,兩者之間還能產生交互,圓形的菜單會顯示在Dial的周圍,更直觀地顯示旋鈕應該如何操作。

這種旋鈕,我們之前在Apple Watch以及各種音箱上也看到過。它的好處是,一看就會用,即使是一個嬰兒,看到圓形的旋鈕都會下意識地去扭動它,從直觀性上來看,甚至還要略微勝於多點觸控。

Surface Dial已經走過了30年?但它似乎還有更長的路要走(3)

隻是,現實未必有想象中美好,Surface Dial在實用性上也遭受了一些質疑。

在傳統的繪畫流程中,除了拿著畫筆的手之外,作者的另一手往往用於按住畫紙、擺放尺子等相對簡單的輔助操作。對他們來說,Surface Dial需要多伸一隻手去操控,而且有時Surface Dial在旋轉之餘,還多了一層按壓的操作,初次使用的用戶需要花時間去適應。

對於許多用戶來說,與其多伸一隻手去轉Surface,不如在Surface Pen上加個按鈕或滾輪,動動拇指就能夠調整許多東西。

隻能說,Dial畢竟是一個不到一歲的新工具,和幾十歲的鼠標、十幾歲的多點觸控屏幕放在一起,它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Surface Dial已經走過了30年?但它似乎還有更長的路要走(4)

但是說出來你可能不信,30年前,就有人在研究著思路和Dial相似的交互了。它不像多點觸控那麼簡單易懂,重點也不在旋轉上,而在於雙手操作。

設計師Che Tamahori在Medium上發文回憶,1986年Bill Buxton發表了一篇以「雙手輸入研究」為主題的論文,闡述了如何用兩隻手操控兩個類似鼠標的裝置對電腦進行操控。

後來Buxton還給Tamahori演示過,如何在當年的Powerbook上,用兩個鼠標在經典畫圖軟件MacPaint上作畫,其中主鼠標和今天我們所用的鼠標相似,用於點選和確認,而副鼠標則用於移動調色盤——這正是今天Surface Dial所做的事情。

雖然剛開始用的前幾十秒裏,Tamahori覺得這種操作相當怪異,但是適應之後他非常喜歡。當時這種操作不僅能夠通過副鼠標把調色盤移動到作畫區域附近來減少主鼠標的移動,還能夠簡化操作:通過兩手的配合,點擊一下就能給物體上色,不用再像以前一樣先移動鼠標選擇顏色,再把鼠標移回去填充。

類似的操作還可以用於圖片裁切中,主鼠標就像我們現在操作一樣,選定初始位置後點擊並拖動選取要裁剪的區域,而副鼠標可以在主鼠標開始移動之後,調整初始位置,更方便地截取想要的畫麵。

Buxton還曾經做了個視頻,演示這種操作在作畫時如何方便地畫出直線、弧線等:

點此觀看

除了選擇顏色、調整音量,或許Surface Dial也能在這些應用中找到更多靈感,以後如果它能取代如今畫圖軟件上各種經過反直覺拉拽才能畫出的曲線,讓設計師們通過雙手的配合,用更直觀的方式進行創作,沒準真的會成為設計行業的另一個必備工具。

有趣的是,Buxton在2005年加入微軟擔任研究員,或許Surface Dial的開發就有他的參與,這樣的話,未來我們真的有機會會看到一款更強大的Surface Dial。

我要分享:

最新熱門遊戲

版權信息

Copyright @ 2011 係統粉 版權聲明 最新發布內容 網站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