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24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最近,關於Surface硬件質量差的問題,鬧的沸沸揚揚。起因是美國權威的消費者指南《消費者報告》撤銷了其對微軟四款Surface產品的推薦,涉及幾乎每一個Surface係列。
更為驚人的是該雜誌還披露了一個針對9萬名Surface用戶實際調查的結果,高達25%的用戶在使用不到2年時間內,所購買的Surface就出現各種問題。
這樣的消息一出在業內引起了強烈反響,當然反應最大的當屬當事人微軟。
微軟Surface業務負責人Panos進行了反駁。他認為每台設備的故障(IPU),通過迭代更新已經得到了大幅改善,目前已經遠遠低於1%。
雖然統計方法和抽取的樣本存在差異,1%和25%畢竟相去甚遠。
但有國外媒體獲得了微軟的內部備忘錄郵件,而其中披露的相關退貨率的數據似乎從側麵部分證明了《消費者報告》的結論。
據稱,2015年,微軟第一款筆記本電腦Surface Book上市之後,之後幾個月的退貨率高達17%。另外一款產品Surface Pro 4的表現也不佳,退貨率高達16%。
在筆記本生產生態相對成熟的今天,各品牌的故障率往往都很相似,為什麼微軟則與行業內的數據大相徑庭,落到了這樣的下場。
微軟這次還真不冤。
軟件起家,缺乏硬件經驗
微軟是一家以軟件起家的企業,因此,一直以來在硬件方麵的設計和銷售並沒有豐富的經驗。但從Xbox到Luima再到Surface,可見微軟對硬件染指的企圖心一直存在。
但不得不說,微軟的Surface係列無論在設計、產品本省,還是在功能以及售後上,都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是設計方麵。
我們以Surface Book引以為傲的轉軸內部的鉸鏈設計為例,說到這種設計,聯想Yoga 3 Pro才應該是這種轉軸設計的開創者。
在2014年聯想在完全沒有相關配件和供應商的情況下,在Yoga 3 Pro上麵嚐試創造一種新的轉軸模式並取得成功,整個轉軸的設計需要813個手工零件裝配,精湛絕倫的程度令人驚歎。
相比之下,微軟Surface Book的轉軸設計充其量是對於Yoga 3 Pro的升級。
另外,與聯想的Yoga 3 Pro不同,由於Surface Book加大了轉軸的轉角弧度,整個轉軸呈現出一個平滑的圓角。
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較大的轉角設計讓平板端與鍵盤端無法完全平行閉合,而會呈現出類似硬殼書籍一樣的形態,進而增大了產品的厚度。
其次是功能方麵。
在Surface Book發布不久,國外網站ifixit對機器拆解後發現,Surface Book采用了三星提供的PM951固態硬盤。
後者基於三星的19nm工藝製作,雖然支持PCIe 3.0 x4 規格,然而卻使用了成本和使用壽命都很低的TLC閃存顆粒,更不幸的是,PM951這塊SSD的性能也比較尷尬,特別是128GB和256GB版本,寫入速度也破不了280MB/s,而這性能僅是4年前筆記本電腦的水平。
此外,Surface Book和Surface Pro 4的用戶更是怨聲載道,表示對產品的強烈不滿。
國外觀察家在評測Surface Book和Surface Pro 4的時候同樣發現不少問題,微軟售後打馬虎眼說零售版會解決,但事與願違,藍屏、驅動崩潰等了將近4個月才算搞定。
另一個觀察家Thurrott還提到了一個有趣的細節,就是Surface團隊甚至誤導了CEO納德拉,他們一度將Surface的續航、發熱問題甩鍋給Intel的Skylake處理器。可見微軟對這款硬件產品到底是有多麼的不上心。
還有最讓人詬病的售後問題。
大家都說Surface產品過保後付費維修,堪稱新機。
這點說的一點沒錯,過保後,無論機器有什麼問題,是屏幕壞了,還是主板、電池壞了,都要申請“付費服務訂單”,而價格是統一價,Surface 2是3042元,而Pro是3900元(稅前)和4563元(稅後),這樣的價格足以在天貓上買一部全新的機器。
然而如果是非微軟官方指定的維修中心,能否修好還真要打個問號。
當年Surface RT 剛剛發布時,iFixIt 網站的工作人員在拆解過微軟Surface Pro後直接表示崩潰了,這款平板電腦的維修難度甚至超過了蘋果iPad。
有很多消費者抱怨過Surface的售後問題,例如保修期過了之後找不到維修渠道,微軟官方客服完全不給解決方案,即使你願意掏錢維修,客服也會表示沒有維修的備件,此時用戶唯一能做的就是當做廢品扔垃圾桶。
Surface的目的究竟何在?
2012年第一款Surface產品發布時,微軟官方宣稱這條產品線是為了向其他PC廠商做示範,更好的展示新版Windows的功能。
當然同時也是順應合作夥伴英特爾逐步走向低功耗的趨勢,更好的觀察在英特爾移動平台的用戶數據用於改進windows。
但同時微軟也有很多打算。微軟當時已經進軍硬件市場近20年了,涵蓋領域包括鍵盤,鼠標,遊戲主機,手機,數字播放器等設備。
雖然口碑不差,市場占有率卻不高。微軟還希望Surface對這些設備有帶動作用,而Surface客觀上也成了微軟新硬件的實驗場。
在Surface誕生後不久,平板電腦市場的飽和現象已經顯露出來,這從iPad更新換代速度減慢就能嗅出味道來。
反觀微軟,好像對自己的工業設計能力十分自信,做起PC來也更加上癮,Surface的產品線也延續到了常規的筆記本甚至桌麵電腦領域。
從近兩年的Surface就可以看出,微軟似乎已經完全忘記了當初的“示範”話術。
然而現實很殘酷,我們並沒有看到Surface所提倡的理念成為PC行業的主流。是Surface太前衛了嗎?
機哥倒不這麼認為,因為它提倡的超輕薄、高性能、分體設計、大屏手寫這些概念都是早就存在的,至今沒有一款Surface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相比之下,傳統PC廠商對用戶需求的洞察更加接地氣一些。
偏離當初示範的初心、無法成為銷量爆品、又缺少一款具有革命性的產品,微軟做Surface的目的可能連自己也沒有搞清楚吧!
改不掉的“大企業病”
眾所周知,微軟的windows一直在全球處於事實上的壟斷地位。在這個基礎上微軟滋生了“大企業病”。本來在硬件上產品就不具備優勢,可偏偏產品售後服務上依舊呈現出一種高傲的姿態。
今年7月21日,微軟為Surface Pro 4平板發布固件更新的時候出現了隻發更新不發日誌的情況,直到三天之後才補充了更新內容,本來這種情況就會導致消費者在安裝更新的時候遇到種種問題。
可微軟依舊是死不悔改,8月份又出現過一次這樣的情況,用戶在更新的時候除了驅動器的名字之外獲不到其他的任何信息。這引發了用戶的強烈不滿。
另外,Surface的價格通常都比較高昂,和國內的競爭者相比同類產品的價格通常高1000-3000,低的也要將近6000,高的達到3萬。
根據微軟財報顯示,得益於Surface Pro 4和Surface Book的上市,Surface的收入也因此增長了29%。
但高價格並不意味著產品的高標準,與上文提到過的聯想Yoga 3 Pro相比,Surface並沒有什麼能夠實現不可取代或者與售價相匹配的精良部件。
隻能說微軟對Surface標出這麼高的一個價格,或許隻源於大企業這種莫須有的自信?
這次《消費者報告》撤銷對Surface的推薦明顯會對Surface的名譽造成惡劣的影響。
不過就算《消費者報告》不撤銷這一推薦,Surface的口碑也好不到哪去,畢竟消費者不僅僅是看重產品的本身,同時售後及一些用戶體驗也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但Surface和其他廠商相比,都無法樹立行業中的引領形象,微軟該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