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07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Windows Phone被微軟放棄了,麵臨同樣命運的可能還有微軟手環。
發布於2015年10月份的第二代微軟手環,存在一些嚴重問題:手環與移動設備間無法同步並獲取數據,一直顯示網絡連接錯誤。問題可能是出在微軟的服務器端,微軟已經回應正在查看此事。
第二代微軟手環發布上市已經接近兩年時間了(發布於2015年10月),而在去年10月份的時候,微軟官方已經下架了這款產品,再加上手環開發團隊遇到開發瓶頸已經被解散的傳聞,所以有外媒下了結論:我們可能看不到第三代微軟手環了。
如果微軟真的放棄手環,這個決定也在情理之中。
首先是微軟戰略方向的調整。手環可以被歸類到微軟“更多個性化計算”這一業務板塊中,它們代表的是微軟在移動端的布局。可從提交給SEC的年報來看,微軟接連提了六次人工智能,而薩提亞·納德拉上任時大談特談的“移動為先(Mobile first)”,卻一次也沒有出現。
外界基本上已經認定微軟放棄了移動端。事實上,手環在微軟硬件中的地位也一直顯得很邊緣。在“更多個性化計算”這一業務板塊中,微軟提到更多的是Surface和Xbox,從來未提到過手環,甚至也沒公布過銷量。
其次是微軟手環的打法與競品之間沒有差異化。微軟第一次推出手環產品是在2014年10月份,當時與硬件一同發布的還有配套的軟件——Microsoft Health,覆蓋iOS、Android以及Windows Phone(Windows 10 Mobile)三大移動平台。其實,軟硬結合的打法在Fitbit、Jawbone等身上早有體現,微軟手環其實隻是“後來者”。同樣是軟件+硬件,同樣是支持三大移動平台,用戶有什麼理由選擇微軟手環,而不選擇其他產品?
當初還有觀點稱,微軟搞出“手環+Microsoft Health”的組合,意在借助iOS、Android以及Windows Phone的用戶量來獲取用戶健康數據,為了日後布局醫療健康領域做準備。現在看來,可能也隻是行業觀察者們“想太多了”,對微軟手環的期待太高了。
最後是可穿戴設備市場的大環境不太利好。今年7月,曾經估值30億美元的Jawbone由於經濟壓力,申請了破產清算;Fitbit的日子也不太好過,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其市場份額占比為16%,這一水平較去年同期的29%大幅下滑;此前,英特爾也關閉了自己的可穿戴業務。
從整體市場環境來看,頭部的三家廠商分別是小米、Fitbit、Apple Watch,加上不支持中文、發售地區有限(北美、歐洲部分地區)等槽點,微軟手環幾乎沒有市場可言。
從以上三個點來看,微軟放棄手環或許不算一件壞事。剔除掉那些邊緣化,發展潛力不大的業務,將更多資源放在人工智能、生產力上,這才是微軟當下最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