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係統粉 >   IT資訊 >   微軟資訊 >  聽,那是微軟的移動之夢,破碎的聲音

聽,那是微軟的移動之夢,破碎的聲音

時間:2017-08-06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感謝網友 今天諾基亞倒閉了嗎 的線索投遞

本文經知乎網友 聿紓 同意轉載,原文請點此閱讀

前言

對於一個全麵將業務轉向雲和AI的微軟來說,放棄Windows Phone這項業務,以及Windows Phone係統的遲暮,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再過一周,即8月11日的時候,微軟將正式放棄針對Windows Phone 8.1係統的支持,包括發放功能增強性和係統安全更新補丁。

聽,那是微軟的移動之夢,破碎的聲音(1)

在7年前的那場移動互聯網變革到來之際,和微軟同為「歡喜冤家」的蘋果,憑借iOS 5+iPhone 4握緊了船票,穀歌的Android,也在磕磕絆絆地進步著。但回首往日,作為桌麵操作係統領域的霸主,微軟卻漸漸掉了隊,沒有再跟上來了。

本文會就微軟在移動領域的布局和行動展開,其間會從產品、技術的角度,穿插介紹Windows Phone係列和Windows 10 Mobile係統的介紹,為大家展現微軟在移動之路上的前行和困惑。

Windows Phone前傳

按係統內核版本劃分,Windows Phone 7應該和Windows Mobile係列是一脈相承的,共同延承了Windows CE內核。從技術上來說,我是本想把Windows Phone 7和Windows Mobile一塊兒拿來說的。

但是,我首先是作為一名用戶、一名科技愛好者,其次才是作為一名作者、一名編輯的角度,去觀察我所感興趣的一切事物。

所以,我想做出一些調整,按照界麵和操作邏輯,把Windows Phone 7歸為Windows Phone這個大類,然後再展開敘述。

這一節剩餘的內容,我來和大家稍稍講一些Windows Mobile 6(以下簡稱「WM 6」)時代的一些事兒:

WM 6最初發布於2007年,UI采用了和Windows Vista相似的設計,但采用的是Windows CE 5.0的內核,與傳統的Windows NT內核完全不相兼容,前者專為低功耗的移動硬件平台設計,畢竟係出同門。

微軟在開發文檔裏,提供了高度兼容Win32 API軟件的開發接口,包括內存管理、文件操作、多線程、網絡功能等。

因此,擁有桌麵Windows軟件開發基礎的技術人員,可以很容易地編寫新軟件,或是直接將已有的軟件,移植到Windows CE上。

當時,WM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諾基亞和它的塞班平台,期間,有不少公司,為WM平台開發了對應的軟件。

WM 6平台的巔峰,當屬HTC於2008年發布的HTC Touch Diamond,機身非常漂亮,最早搭載了WM 6.1操作係統(可手動升級到WM 6.5),並配備528Mhz的CPU,運行十分流暢~~

聽,那是微軟的移動之夢,破碎的聲音(2)

很快,微軟在和塞班陣營的競爭中,敗下陣來,從2008年開始,移動操作係統的市場互搏,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新生、免費、開放的Android,獲得了一眾廠商的青睞,愈來愈完善,引入App Store的iOS,呈現咄咄逼人之勢。

此時的微軟,也在醞釀著一個大計劃。

Windows Phone 7

遵循Metro設計語言的第一套操作係統,並不是Windows 8,而是Windows Phone 7(以下簡稱WP 7),前者於2012年才發布,而後者於MWC 2010就已麵世。

從UI界麵來看,WP 7完全顛覆了前輩WM 6的設計,采用了一種名叫「Metro」的風格,接觸過Windows 8和Window 10的小夥伴們,應該非常熟悉Metro設計風格的樣式:

聽,那是微軟的移動之夢,破碎的聲音(3)

WP 7的Metro設計首屏,采用的是一種名叫「開始屏幕」的主屏幕,「開始屏幕」上,附帶了形形色色的「活動瓷磚」,「瓷磚」既可以作為應用程序的快捷方式,也可以支持將應用裏的某一項功能(比如「設置」裏的「WiFi」開關)、項目(比如「Internet Explorer」收藏夾裏的某個網頁),固定在「開始屏幕」上。

如果把2010年以後,當成新智能手機紀元,那麼WP 7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專為「現代」手機開發的移動操作係統,它擁有支持電容屏、支持多點觸控技術、「應用商店」等一係列新特性。

WP 7發布之際,時任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稱,有來自HTC、戴爾、三星和LG製造的,共10款WP 7手機計劃上市。

可惜的是,韜略有餘但規劃失誤,仿佛是籠罩在微軟移動之路上的,永遠無法散落的陰霾。當不少WM 6的用戶,喜氣洋洋地準備升級WP 7的時候,微軟卻很遺憾地對用戶說:

不能升級,滾,再買一台吧

微軟的苦衷或許可以理解,WM 6陣營的高配,當如528Mhz CPU的HTC Touch Diamond,麵對WP 7「至少1Ghz CPU運算速度」的要求,隻能望洋興歎,但就這麼義無反顧地拋棄所有的舊設備,實在是有些無情啊,最大的關鍵是,WP 7沿襲了WM 6的內核誒,為什麼升級就不能平滑過渡一些呢?

隨後,WP 7迎來了第一個更新版本:WP 7.1,新增了複製粘貼功能,增加對CDMA網絡的支持等。

WP 7.5是WP 7平台的一次大更新,發布於2011年,微軟修複了WP 7的各種問題,並大幅優化了WP 7的性能。

這一時期,諾基亞的頹勢已越來越明顯,諾基亞和微軟走到了一起,並推出了Lumia 900、Lumia 800、Lumia 710這三款十分經典的機型。

按理來說,更加流暢的WP 7.5,足以適配大部分WM 6老機型,但微軟似乎光顧著高歌猛進,持續地與合作夥伴,推出更多的WP 7.5新機型,早就不管WM 6平台的死活了,微軟的「背信棄義」招致一大堆老用戶的憤慨,不少人直接放棄了WP平台,轉投Android和iOS,WM 6時代積累的一大堆優質資源,微軟卻沒有得以好好利用。

微軟的創新能力,還是值得我們首肯的,WP 7讓人眼前一亮的界麵變化,體現了微軟的移動產品思考哲學——

正確地預測了大屏將成為今後手機發展的趨勢,「磁貼」是最好的設計,這種集成了應用快捷方式、運行狀態、第二層級應用的設計,相當於把整塊手機大屏,分割成一塊塊顯示不同功能區的模塊,充分利用了大屏的所有空間

「磁貼」的優勢,可謂是榨幹了2D觸控顯示屏所能展現信息的極限,「磁貼」以時間的變化作為Z軸,可以賦予某個應用,在相同的空間、不同的時間裏,盡可能多的顯示它的所有必要狀態,比如健身類App的狀態,就可以依次顯示體脂、心率等信息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談到一個由「異曲同工之妙」的iOS 3D Touch,3D Touch將手指的重壓,作為Z軸觸控的拓展,目前重按支持的應用,會彈出該應用的拓展功能,如微信的「掃一掃」等,未來新的3D Touch功能,可能會增加「應用概覽」的功能。

要知道,「磁貼」設計的出現時間,比3D Touch足足早了5年的時間,期間微軟完全可以聯合App開發者,為「磁貼」賦予更多的「類Z軸操作」拓展功能,可惜微軟建立、把控應用生態體係的能力太差,這也是我在後文需要細講的地方。

Windows Phone的設計風範,也有非常濃重的個性風味,應用內的功能列表區,用大大的文字顯示,可以左右滑動切換,同樣也是為大屏準備好的設計。

Windows Phone 8

遭遇了用戶沸沸揚揚的口水聲之後,微軟按照自己的節奏,於2012年,發布了Windows Phone 8(以下簡稱WP 8)。

微軟「銳意變革」成癮,WP 8,終於扔掉了沿用多年的Windows CE內核,采用了和桌麵版Windows完全一致的Windows NT核心,移動端和桌麵端共享同一操作係統內核,這在業界尚屬首次。

相同的內核,使跨設備應用開發變得更加容易,因為從WP 7裏,微軟認準了Metro設計的希望,以致於Windows 8的界麵改版,顯得十分激進武斷,遵照Windows 7使用習慣過來的用戶,看到不見蹤影的「開始」按鈕,內心的想法隻有一個:

What the fuck!

相反,有WP 7使用經驗的用戶,上手WP 8就簡單輕鬆得多,可惜,如果想一分錢不花,就用上全新的WP 8係統,這種想法實在是太幼稚了。

對WP曆史不是特別熟知的同學,看完了之前的內容,想必已經能猜到了,與此同時,微軟又做了一個大死:

所有搭載任何版本WP 7的手機,都無法升級到WP 8係統,且專為WP 8開發的應用,也不支持WP 7手機

相差一年的兩款產品,竟這樣「天人兩隔」,這一下子又讓不少開發者和用戶炸毛,期間最傷心的,就是花了大價錢,買了上代Lumia旗艦的用戶,不能升級最新的係統,就意味著沒有辦法享受全新的功能和服務,這讓不少人苦不堪言!

還記得「哭暈在廁所」的WP 7用戶們嗎?微軟於心不忍,給他們推送了一個WP 7.8的更新,從版本號來看,7.8離8確實不遠了,但底子實際上還是WP 7的那一套,隻不過WP 7.8的「皮相」,更接近WP 8一些,除此之外,微軟就再也不管老用戶們了。

技術方麵,有了Windows NT內核的加持,WP 8支持的功能就豐富的多,包括多核心處理器支持、NTFS文件係統支持、BitLocker驅動器加密、MicroSD拓展卡支持等,雖然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用。

就在2013年,微軟與諾基亞正式聯姻,前者獲得後者10年的品牌使用權,同時,諾基亞的「木馬」埃洛普也加入了微軟,但最終,「強強聯合」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2014年,微軟發布了WP 8.1,WP 8.1包含的更新和改進有:

加入了Cortana智能語音助手

增加了對4G網絡的支持

內置Internet Explorer 11

添加「省電模式」,可允許用戶自行決定某項應用是否在後台活動

替代xap格式的APPX應用框架,簡單來說,APPX就像一個容器,可以允許用多種語言來進行開發,這個「通用應用程序」,除了特定於平台的用戶界麵和手機API之外,幾乎可以共享所有代碼。

幸運的是,微軟沒有再耍什麼「小生意氣」,所有WP 8的手機,均可以無縫升級成WP 8.1,那些吐槽微軟「喜新厭舊」的人,終於可以消停一會兒了。

2012至今,正是移動操作係統瓜分天下,決定最終格局的幾年,縱觀WP平台的變化,我們不得不承認,相比前幾代WP係統和前輩WM,WP自身的進步已經很大了,無論是UI方麵還是係統內核方麵。

但相比對手Android和iOS而言,WP的進步簡直就是「原地踏步」,許多用戶們盼星星、盼月亮才等來的功能,人家早就有了,而相同功能迎來WP更新的時候,早就過去數個月甚至一年多的時間,微軟的傲氣和反應遲緩,讓機友們大失所望,甚至被冠以「龜軟」的綽號。

Windows的生態和「大一統」

微軟似乎對「大一統」有著「蜜汁熱戀」,Windows 10發布後,微軟開始意識到設備之間共享相同內核,對開發者有利,可以豐富Windows 10平台應用的重要性。

微軟想讓所有的、不同形態的硬件平台,都運行統一版本的Windows 10,隻不過受製於各個硬件的性能不一,還需要對Windows 10進行相應的定製。

WP 8 / WP 8.1,最終進化成了Windows 10 Mobile(以下簡稱Win 10 M)。

微軟作了太多的死,廠商和用戶早就習以為常了,散的散,走的走,「洗粉」洗了這麼多年,剩下的,除了「真愛」,還有誰?

「人之將死,其行也善」,微軟沒有全廢了手腳,機能稍強一些的設備(比如Lumia 1520、Lumia 930等),可以直接升級成Win 10 M,總算給用戶留下了一些不完美的交代。

Win 10 M的UI和操作體驗,大幅貼近(反過來說也通)Windows 10,之前呼聲很高的下拉快捷開關也加進去了,係統整體顯得比WP 8.1要更精致一些。

「應用生態匱乏」是Windows移動平台永遠的痛,除了作出了一些有限的獎勵開發者、市場推廣等活動,微軟曾做出過以下努力,豐富Win 10 M的應用生態:

宣布建立Universal Windows App(UWP),替代APPX,無論在何種設備上,UWP應用底層都共享同一套源代碼,開發者可根據對應設備的形態,在GUI上做相應的調整;

Project Islandwood:允許開發者小幅修改,將已經開發好的iOS應用運行於Windows 10上;

Project Astoria:Windows 10 Mobile中將內置一個Android虛擬機,完全兼容現有的apk應用

Project Centennial:為開發者提供一套工具,把傳統的Win32應用(exe)轉製成UWP。

Project Westminster:將網站打包成一個UWP應用。

這一套組合拳,差不多算是「求著」各路開發者,為UWP平台添磚加瓦了,但相應的人還是不多。

Android / iOS的應用,要多少有多少;UWP應用,要多少,就有多少

UWP平台的苦澀與無奈,盡付調侃中~~

夾帶一段私貨:

我是相當看好UWP計劃的,作為微軟平台核心的Windows 10,PC、Surface、Xbox One、Phone、Embebbed Device,覆蓋了我們生活中,能接觸到的一切設備,UWP是連接這些設備的橋梁,屆時,跨設備之間的體驗,將完全無縫、統一。

微軟意圖構建一個,適應廣泛且趨於閉合的生態圈。

步步驚心,微軟移動是怎樣走到今天這步田地的?

據IDC最新公布的全球手機操作係統市場份額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 Q1,WP + Win 10 M的總份額,已占了不足0.1%,相比去年同期(2016 Q1),跌幅驚人(- 700%):

聽,那是微軟的移動之夢,破碎的聲音(4)

WP的地位岌岌可危,事實上已經失敗

大部分OEM商,正在加速逃離WP(包含Win 10 M,後文不再做特別說明)平台,微軟已很難拿出辦法,讓OEM商重振信心,一直處於「神隱」狀態的Surface Phone,恐怕早已胎死腹中,信心的崩壞,比市場的萎縮更可怕。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WP的失敗,沒有「天災」,隻有「人禍」,一切全是微軟自己「作」的。

WM6→WP7→WP8→Win 10 M,三次更迭,微軟竟犯了2.5次(一部分低配WP 8機型無法更新至Win 10 M)嚴重的斷檔錯誤。

相比之下,2011年發布的,最初搭載iOS 5係統的iPhone 4s,蘋果共為其提供了4年的係統更新,直至iOS 9。雖然運行iOS 9的iPhone 4s,已卡頓到不行,但至少蘋果的誠意是在的,沒有給用戶一個「後會無期」。

收購諾基亞,並沒有給微軟移動,帶來實質上的好處,鮑爾默留給納德拉的,是一個精力有餘,重整待發的微軟移動。

微軟的手裏,本來是有一副好牌的,但納德拉似乎並不對「諾基亞」這塊金字招牌感冒,在2014年2月開始接手微軟後,納德拉就開始了「去諾基亞」品牌化進程:

同年7月,微軟宣布裁員1.8萬人,其中70%都是前諾基亞員工。

10月,微軟廢黜了WP係列手機中的諾基亞品牌,並更名為「Microsoft Lumia」。

2015年6月,「木馬」史蒂芬埃洛普離開了微軟的Lumia手機部門,同年7月,微軟再次裁員約7800人,並將諾基亞設備和服務相關的業務資產,減記約76億美元,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當初微軟收購諾基亞的全部價值。

我們不能用「倒因為果」,來試圖證明「收購諾基亞是導致微軟移動失敗的必因」,而是微軟根本就沒有平衡好,自己「親兒子」諾基亞(Lumia)品牌,和第三方OEM合作夥伴之間的關係,導致自身向諾基亞(Lumia)係列傾斜了太多,最終讓「Win 10 M運行在多平台」成為空話。

1.失敗的市場推廣策略

WP的市場推廣策略,簡直就像是「要求一個裹著小腳的女人接受性開放」,WP本身也是一個閉源的係統,和iOS不同的是,WP的授權是開放的,即允許第三方廠商設計、生產屬於自己品牌的WP手機。

但問題是,微軟沒有給予合作夥伴們,更大的定製權限,即每一部WP手機,除了手機外殼的logo不同,它們都必須遵循及其相似的界麵,擁有相似的硬件配置,差異化做不起來,千機一麵,微軟推自己的Lumia又如此用心賣力,時間長了,OEM夥伴的內心,肯定有許多不滿,缺少夥伴合作,WP的跨平台戰略自然就很難做下去了。

係統推廣的成功案例,微軟應該好好借鑒一下穀歌,其親兒子Nexus(現Pixel)係列,相比其他爭奇鬥豔的安卓手機,銷量和存在感實在是太普通了。

既想把自己的係統推廣出去,又不肯「輕易放手」,讓OEM夥伴大膽地去幹,結果諾基亞(Lumia)活得一點兒也不滋潤,還造成了「眾親叛離」的局麵。

縱觀WP機型,除了微軟帶著親兒子諾基亞,以及其他小弟,推出的機型,要麼是驍龍8係列的旗艦機(款式不多),要麼就是一堆驍龍2係列(我從來沒看見過Android手機有用過,據說是高通親自裝到卡車皮裏,專供微軟的)和少量4係列,從未見過非常折中的6係列,不知道微軟咋想的。

低端機型的機能很不咋地,WP優化的再好,也是要吃配置的,同樣的價格,CPU性能,內存容量,普遍比Android陣營要低1/2的水平,應用少得很,性價比也拚不過,誰還會青睞你?

有不少軟粉形容「微軟中國」是「豬隊友」,這個比喻毫不為過,他們不但在營銷、宣傳WP係統、WP手機方麵不力,有一次「微軟中國」官微搞抽獎的時候,獎品竟是「iPhone」一部!「敵在蘋果」這句話果然不假~~

2.奇怪的係統推送邏輯

更要命的是,係統權限把握死死的WP手機,其係統更新竟然需要看運營商的臉色,除此之外,銷往不同地區的同一WP機型,接收係統更新的時間跨帶,有長達一年之久的,甚至部分運營商,不允許讓一些本來芯片就支持4G模塊的機型,更新到支持4G的連接速度:

我使用的國行Lumia 1520,就是通過特殊的辦法,先刷上港版的WP 8固件,再一次又一次地檢查更新,最終更新到最新的Win 10.0.14393版本,且手機支持4G的。

這樣的「封閉」,相當於對運營商妥協,光拿OEM開刀,也不能給用戶帶來任何實際上的好處,最關鍵的係統統一推送環節沒談攏,微軟,你在弄啥呢?

3.長期的係統層級易用性的缺失

微軟努力完善了那麼多年,Win 10 M已經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可以「擔當大任」的係統,功能絲毫不就Android和iOS差,但在WP係統的曆史中,有許多本該和對手看齊的(直接抄也行啊)特性,WP就是不上,剛才講的下滑快捷開關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你能想象,這是2015年,才加入進去的「新」功能嗎?12年發布的iOS 7,都沿用類似的功能3年了!

還有,最新版的Win 10 M,仍然不支持第三方輸入法,估計微軟就是開放了API,搜狗之類的,也不願為其開發了吧。

4.蠻荒的應用生態

缺應用!缺應用!缺應用!

每個WPer都有這樣的無奈吧,一部機能足夠,各類傳感器都不差的手機,竟然因為沒有數量足夠的,功能和同期iOS / Android平台應用相一致的App可用,而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各種麻煩:

Google係應用,集體缺席;

知乎官方,從未開發過知乎的UWP應用,應用商店裏的各種版本,全是第三方開發者做的;

微信版本,停留在6.0.8,公眾號打賞、掃碼支付、微信小程序等新特性,全都無法體驗,隻能當個「第二短信」用了~~

支付寶錢包,功能慘不忍睹,隻能轉賬、充話費,至於掃碼支付、花唄、還有那一眾首屏的小功能,全都沒有;

美團、大眾點評、大姨媽、美圖秀秀、美拍、美顏相機、豆瓣等等很多常用應用都缺,哎,別提了~~

微軟和阿裏合作開發的淘寶,使用體驗還不錯,但微軟要是把所有的精力,用在親自督工,那微軟就莫幹別的了,「丟帥保車」這事兒可劃不來。

後記

UWP概念剛發布的那一段時間,不少國內外的應用商,都紛紛表示支持微軟的計劃,時隔一年,又淪為「樹倒猢猻散」的結局。

Win 10 M功能完備了,UWP聽起來誘惑力又是如此之大,微軟提供的好幾套官方轉製、模擬運行工具,已經為開發者轉向自己的平台,鋪平了最後一波道路,為什麼又弄得個「眾親叛離」的下場?

應用開發的平台,已經漸漸按頭部操作係統占有的市場格局,形成典型的「馬太效應」,即:

iOS / Android移動端平台,是絕對要優先考慮到更新、維護的對象,桌麵exe(Windows)/ dmg(Mac)項目次之(如果有的話),至於UWP?看心情修bug或是新增功能吧~~

企業存在的目的,是要盈利的,能雇單位一的員工,服務99.9%的用戶,哪怕再多雇傭一人,去滿足那0.1%用戶的需求,對企業而言,都是相當「肉疼」的事情。不管這個企業資金有多雄厚,費力不討好的買賣,是沒有人願意做的。

這就導致UWP開發者適應的工作範圍,越來越窄,越來越多的開發者,發現自己在公司裏,處於弱勢地位,上升通道狹隘,甚至在奉行「以編程語言為劃分」的圈子文化的公司裏(我指的就是想阿裏這樣的企業,據說「支付寶錢包App」搞成今天這個樣子,就是內鬥造成的惡果),UWP程序員普遍遭排擠,最後他們隻能選擇逃離,轉行做Java或Swift開發。

這種糟糕的氣息,會逐漸蔓延到用戶體驗圈,還記得在Apple Watch發布的第一時間,支付寶就立馬為其適配應用,遭到WPer的謾罵事件嗎?

這件事兒,支付寶確實有不對的地方,要麼不開發,要麼開發過,就要負責到底。WPer除了上微博泄憤,毫無辦法,受到嘲諷和傷害的用戶,隻能加速逃離WP平台,WP平台的用戶減少,市場份額繼續走低,然後重複以上的悲劇。

這真像一個無法逃脫的宿命嗬,沒有把握好先機,從泥潭中走出來,這種輪回就不可避免了。

事到如今,繼續聲討任何一方(微軟、開發者、OEM)的不對,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曆史的進程就是如此,誰的擋不住WP平台的衰落,誰都可以在它臨死存亡之際,踩上一腳,落井下石。推動「WP平台萎縮」這個既定的事實,來證明自己的預測,有多麼準確。

顯然,微軟並不想讓WP項目,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死掉」,要知道,微軟隻是宣布放棄對舊項目WP 8的支持,並不代表微軟完全放棄了UWP、放棄了物聯網、放棄了Win 10 M,放棄了Windows 10大一統平台等偉大的計劃。

好死不如賴活,折騰了這麼久,還是沒有什麼成效,不如先把重心轉移,轉移到雲、轉移到AI上去,近幾年來,微軟如此操心費力地,為iOS / Android平台,開發Office係列、Cortana、OneDrive應用,包括最新版的桌麵端Windows 10,內置了可以直接管理Android手機的接口,目的都是為的讓用戶,繼續使用自己的「服務」。

隻要「服務」尚在,微軟所賴以營生的根基就在,我們就不會因為整天抱著手機和平板,就忘卻了這個巨人的存在。目前,移動互聯網仍是當今主流,WP項目暫時擱淺了,微軟不得不忍痛割愛,以一個「優秀的第三方開發者」的姿態,以iOS / Android為渠道,繼續發揮自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隻不過這樣的存活方式,頗有些「胯下之辱」罷了。

要知道,桌麵端、生產力、輕薄化PC等使用場景之下,微軟仍然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可以保持足夠可觀的營收(來自Windows 10+Office+Azure)。

再加上提早布局AR(HoloLens)、由AI驅動的Cortana智能語音助手&平台,也是這個巨人,在它所認為的,理應取代以「智能手機」為主的第二代互聯網(我指的是移動互聯網,第一代應該是PC互聯網)之後,有可能存在的第三代互聯網(智能互聯的物聯網)變革,悄悄積蓄著足夠的力量。

我要分享:

最新熱門遊戲

版權信息

Copyright @ 2011 係統粉 版權聲明 最新發布內容 網站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