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一詞全稱是“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即“用戶身份模塊”。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用戶進行網絡通訊時識別身份及存儲數據。從目前的智能手機發展趨勢來看,SIM卡的存在部分程度限製了移動終端的進化,限製設備的空間和設計,並增加設備的工藝難度與製造成本。本周四,Intel、微軟以及一些OEM廠商在台北電腦展宣布重要消息,今年開始普及eSIM技術,避免在設備再開啟上網卡的SIM卡槽。eSIM卡是將傳統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芯片上,用戶可自由切換運營商,另一個好處是不再受到某一家高額消費套餐所限製。
最初,在模擬移動電話時代,號碼和終端設備是綁定在一起,大佬身份象征的大哥大就是一個典型,如果換一部手機必須換一個手機號。到了GSM時代,機卡分離成為主流,一張SIM卡可以在不同的終端上切換,實現了“一卡多機”換機不換號的便利。接下來有出現了多卡槽的智能手機,一機多卡受到用戶的追捧。近年來,為了滿足更小的手機空間要求,SIM卡也經曆了ID1(有一張銀行卡那麼大)、全尺寸SIM、Mini-SIM、Micro-SIM、Nano-SIM的演變,而且演變的周期越來越短。而現在,eSIM將以軟件形式,把以上功能嵌入到硬件中,從而徹底消滅物理SIM卡。
取締物理SIM卡尤以蘋果公司最為激進。2014年蘋果的新iPad發布會之後,蘋果公司已悄然在4G版iPad中內置了一張“Apple SIM卡”,用戶在購買兩款運營商版的iPad平板時,可得到一張稱為Apple SIM的通用SIM卡。在美國,使用這種Apple SIM卡可以讓iPad免去切換運營商的麻煩,而eSIM卡可以說是Apple SIM卡的後續產品。蘋果公司籌劃這件事最早可以追溯到11年前,2006年蘋果申請了一個“動態運營商選擇”的專利,意即自由切換運營商。
此舉不會將運營商置於死地,但會加劇同業競爭,削弱自主操作市場的能力,運營商不得不推出更為低廉的資費,優質的服務來俘獲用戶的歡心。同時,原有的SIM卡采購供應模式,將從運營商主導轉為終端商主導。終端商會也會逐步主導基於eSIM的多應用話語權。運營商的用戶號碼體係,可能被更統一的eSIM號碼體係分流甚至顛覆。運營商原有的基於SIM卡的增值業務會毀於一旦。
這個時代最大的不變就是變化,新舊事物交替的周期越來越短,我們已經習慣了迎來送往。曾經躺賺的企業再也沒有所謂的絕對安全了,運營商或許該正視自己在傳統領域的價值,在新興領域的不足,有所為有所不為,順應潮流方得始終。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非小號交易平台官網安卓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幣交易所地址
其它軟件274.98M
下載iotx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4.54 MB
下載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軟件273.2 MB
下載幣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u幣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熱幣全球交易所app官網版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軟件28.28MB
下載幣贏交易所app官網安卓版
其它軟件14.78MB
下載toncoin幣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48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