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2-05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近年來,手機廠商的競爭從性能蔓延到相機。
在部分手機品牌(主要還是小米和華為)的多輪「廝殺」中,DxOMark 這一評測機構逐漸廣為人知。
主打相機評測的 DxOMark 在不久前拓展了一項新業務——音頻評測。
昨天,DxOMark 公布了小米 CC9 Pro 的音頻得分:54 分,在目前 14 款參與測試的機型中,排名倒數第四。
而在相機榜單中,這款手機排在正數第三,可以說是短板很明顯了。
不過,小米 CC9 Pro 本身就是按相機特長生標準打造的,倒是可以理解。
回到主題。
相較於相機評測的人盡皆知,音頻評測的受眾目前還是比較少的。
今天,潮老師就借小米 CC9 Pro 的東風,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DxOMark 的音頻測試。
測試方法
DxOMark 的測試方法主要有兩種,客觀和感知。
客觀測試就是通過計算機,得到相關的聲音數值。
感知評測偏向於主觀感受,就好比我們在開玩笑時經常提到火電偏暖、風電缺少層次感、核電有力清澈......
不過 DxOMark 說了,他們的感知評測並不是開玩笑,而是由經驗豐富的聲音專家來進行,讓主觀感受也有不亞於客觀測試的精確性。
測試項目
DXOMark 音頻的測試項目分為兩部分,就是大家幾乎每天都會用到的播放和錄音。
在每個項目之下,還有更具體的小項目。
播放包括音色、力度、空間感、音量、音損;
錄音則多了一項背景。
小米 CC9 Pro 的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那麼問題來了,每一個項目的具體含義又是什麼呢?
音色和力度
音色,簡單說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低音、中音和高音三頻。
DxOMark 還會通過頻率的均衡性還給出得分。
在播放或錄製時,如果人聲特別飽滿,但低音下潛較弱,同樣得不到優秀的分數。
力度則是指音頻中起音的強度、低音的準確度以及給人的衝擊力,動次打次。
這是偏向主觀的感知測試。
音樂播放頻率響應曲線
空間感
回想一下,觀看電影時,聲音的來源都是有明確位置的,這樣才能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效果。
兩種空間定位對比
在用手機播放時,能夠感受到聲道變化、錄製時能夠正確記錄聲音位置,對手機的影音體驗提升還是很大的。
舉個栗子,吃雞遊戲中的槍聲和腳步聲都是能體現位置信息的。
如果你的手機空間感評分較高,即使不戴耳機也能明辨槍聲來源。
DxOMark 稱,小米 CC9 Pro 在錄製時擁有良好的距離呈現和定位。
但由於少了雙揚聲器,播放時的空間感嚴重縮水,導致最終得分隻有 27 分。
音量
音量並不是簡單地測試最大外放音量有多大,其中也是很多學問的。
播放中,DxOMark 會測試各種音量下揚聲器的聲壓級,在調整音量時,每一格的音量是否均衡。
比如說在測試中,小米 CC9 Pro(下圖藍色折線)在低音量時增量不足,導致用戶必須多點擊幾下,才能正確聽到安靜些的曲目,這在 DxOMark 眼裏是減分項。
不過有網友發表了不同的看法:低音量時聲音不本應該更小嗎?觀點的差異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評測的主觀性。
對於錄音,音量依然講究均衡。
在外界聲音很小時(如會議),錄製文件不至於沒有聲音;
而在外界聲音很大時(如煙花),錄製文件不至於出現失真現象。
無論外界的聲級如何,設備都應該以適當的音量進行錄製。
音損和背景手機的麥克風通常在底部,橫握錄像時,很容易與手產生摩擦。
錄製時我們也許感受不到,但如果回放視頻,經常會聽到一些異響。
錄製異響少,那麼這台手機的音損得分就會更高。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聲音是有方向和位置的,但並不是每個位置都值得錄製下來。
在使用後置鏡頭時,正前方的聲音最重要;
而在自拍錄像時,人聲最重要。
手機能否讓被攝主體聲音明晰,同時減弱背景噪音,是影響背景測試得分的重要能力。
左:背景聲過大 | 右:背景聲適當
近年來,手機和無線耳機已經普遍加入了降噪麥克風,為的就是這一點。
而在播放時,失真程度越小,音損得分就會越高。
總的來說,DxOMark 的測試還是比較嚴謹的,對於用戶體驗的各個方麵均有涉及。
為了建立嚴格的評測基準,DxOMark 還特別設置了專業的消音室和試聽室,這一看就是下了不少功夫。
但對於評測機構,永遠都擺脫不了「恰飯」的吐槽。
前段時間小米與榮耀的拉鋸戰,就讓 DxOMark 的相機榜單元氣大傷。
相較於相機評測,音頻評測的主觀性更強。
所以,大家在通過評測了解產品時,也需要多一分自己的獨立思考,同時也建議大家多多去線下實體店體驗一番。
還記得華為 Mate 30 Pro 音頻得分公布時,盧偉冰還轉發了 DxOMark 的官方微博:我們加油,敬請期待。
從小米 CC9 Pro 的 DxOMark 分數來看,好像有木有滿足期待啊...
DxO 專業,但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