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1-08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寧願賠償10億元,也要辭退7000個員工。” 華為總裁任正非宣布裁員。
麵對很多人的不解,甚至指責,任正非卻說:
對於一個企業而言,要想長遠的發展下去,企業的員工不能太過安逸,這樣公司的氛圍會非常懶散,從而失去危機意識,在發展這麼快速的時代,沒有狼性般的競爭容易被社會淘汰。
第一次,有人把太安逸當做裁員的理由就這樣公之於眾,為了公司長遠的發展,華為寧願今年賠償10個億,也不想在未來因為這群人而損失更多的10億。
早在2017年的時候,華為中國區開始集中清理34歲以上的部分員工。對此,任正非的解釋是,華為是想清除“不努力、不幹活、光想躺在床上數錢”的員工。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可惜現實就是如此殘酷,認為進了華為這樣的大公司最起碼比較穩定,衣食無憂,可惜還沒等你緩過神,你就被宣布淘汰了!
馬東在《奇葩說》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也許很應景,他說:
“你可能委屈,也可能不服,但你被淘汰了。”
我有一個學姐曾經就過著世人眼中穩定的、幸福美滿的生活。
大學一畢業就進入國有企業上班,工資雖然不高,但勝在安穩。不久就結婚了,在父母的幫助下買了房子和車,一年後又有了一個兒子,一家人過得美滿。
可在兒子4歲時,突然間似乎所有壞事都降臨到了學姐的身上。
兒子被查出患了重病,需要很大一筆錢做手術。為了籌夠手術費,夫妻倆把車賣了,又借遍身邊的親朋好友。
偏偏那段時間,公司進行大規模裁員,因為學姐這些年做的工作單一,能力有限,成為了裁員之一。
原本幸福安穩的生活一朝破碎,學姐變得焦慮,開始後悔,當初過於貪戀安逸的生活,畢業多年,沒存什麼錢,工作技能也沒有很大提升。當意外來臨的時候,她卻毫無還手之力。
我們以為這個世界上有終身製的工作、穩定的生活,其實,哪有什麼穩定的生活,以為的穩定,或許隻是一種假象,在不經意間,就會擊垮你。
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張泉靈在2018年的一次演講中說過一句話: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當時,她的這個演講在朋友圈裏傳的火熱,所有人在轉發朋友圈的時候都會跟一句:“時代變化太快,再不跟上就來不及了······”
其實,有很大一部分人還沒來得及感慨之時,就已經被淘汰了。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27日,2019年全球至少有83家知名公司進行了93次裁員。企業裁員的主要原因是削減成本和調整重組,以往良好的汽車、金融等行業相繼成為重災區。
國內各大互聯網公司幾乎全部開始了年底大裁員。比例甚是恐怖,10%、30%、60%、90%;.
一部分人稱,上午還在辦公室開選題會,下午就被通知不用上班了;強製離職,沒有賠償;
曾經我們覺得能進入大公司很光榮,覺得以後就穩定了,可事實是,再大的公司也裁員,再風光的公司也會倒閉......
而在爸媽口中的“鐵飯碗”也不再“鐵”了,去年開始,全國各地都在陸續進行機構改革,整頓、取締不必要的部門設置。
比如,遼寧從2016年全麵開展了政企脫鉤、事企分開、事轉企改革工作。遼寧省已完成600多家企事業單位脫鉤移交,撤銷事業人員編製1.6萬個。
什麼才是真正的終身製?一份終身製的資產,還是一份穩定的工作?
真正的終身製,不是你在一家企業有飯吃,而是你有能力在任何一家企業有飯吃。
真正的終身製,是無論發生什麼,你都能無懼風險,逆風而上。
所以,讓自己不斷奔跑、不斷進步真的很重要。
1. 保持好奇心,多嚐試新鮮事物
一個人太安於現狀,墨守成規,那麼他勢必會被淘汰出局。
看過一些年代劇,從改革開放來講,很多人沒能在大浪潮中分到一杯羹,就是因為太安於現狀,不懂得變通,沒有好奇心。
而那些闖出一片天地的人,都是因為擁有一顆愛折騰的心,他們敢於嚐試,不排斥新鮮的事物。
就好像董卿在《朗讀者》中說的那樣: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淚的人,而是含著淚水繼續奔跑的人!
2.擁有核心競爭力——自驅力
美國有位叫約翰的年輕人想找份工作,結果遇上了經濟大蕭條,工作相當難找。然後他去排隊麵試,公司招聘人問他:“你想要什麼樣的工作?”他回答:“我急需一份工作,你們所有職位中薪水最低的就可以。”
然後他進入了這家工廠工作,結果第一天上班就受傷了。但他征得上司的同意,當天晚上留在公司,製做了一件工具既可以防止工人受傷,又可以將工作效率翻倍。
雖然拿著最低的薪水,但他毫無怨言,並且積極完成工作,甚至會多做一些。之後提出要求想要換一個更有挑戰的機會,覺得這個崗位已經不能讓他的能力得到提升。
工作3個月後,他從最底層的組裝工人,順利升職加薪成為部門經理助理。結果他辭職了,因為他隻想測試怎樣從零開始走到重要崗位。
他就是後來的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隻要你眼裏有活,願意多做一點、創造價值,甚至不需要像洛克菲勒這樣聰明,就是在為自己創造機會。“主動”就可以給自己帶來機遇,今天做了一件以往沒做過的事,往後就多一件你能做的事。
機會從來都是留給有自驅力的人。你擁有自驅力,成長永不停止,自驅力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最強驅動力。
自驅力就是一個員工對某些因素的需要而積極主動去工作,爭取最大的成功。在逆境中,出現問題後會主動麵對問題,尋求解決辦法的積極力量。
《我和我的經紀人》中楊天真對琪仔在負責白宇生日活動中所做的複盤總結,分析所有失誤時,要看是自身原因還是不可抗力的原因。然後這個錯誤是可逆的還是不可逆的,如果是不可逆的就不要糾結了,如果是可以做到但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沒有做到,下次就需要努力做到。
《網易雲熱評》裏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
你要一直記得一句話,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3.成功來源於“飛輪效應”的力量
要想讓一個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開始你必須要使出很大的力氣,一圈一圈地推,每一圈轉得都很費力。但是,正因為之前每一圈的努力才使得飛輪會轉動地越來越快,到最後不需要你主動去推,也能快速地旋轉。
這就是飛輪效應。
其實這個道理普遍存在於我們的人生中,很多事都在遵循這樣的運行規律。
萬事開頭難,比如說,你剛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或新進了一家公司,開始的時間勢必會很難熬,而且走得很慢,很吃力,會遇到不少問題。
實際上,很多人失敗了並不是在半路上或在終點死了,而是在開始時就已經堅持不下去了。
但如果你能堅持著渡過難關,一直堅持下去就會走得更快,那麼結果也往往是好的。
這就是飛輪效應的力量,也是堅持和努力的力量。
李嘉誠曾在茶樓當服務員,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經常起早貪黑,做起工作非常認真,頗得老板的賞識。
李嘉誠少年時,在每一個崗位,一定是全身心投入、打all in的心態來對待工作 ,將工作做到極致,才會離開去做下一份工作。
李嘉誠能成功,並非是天生要強,他沒有優秀的學曆、沒有強大的背景,全憑個人努力和堅持。
達爾文曾說:在叢林裏,最終能存活下來的,往往不是最高大、最強壯的,而是對變化能做出最快反應的物種。
現在社會,沒有所謂終身製的工作,能讓你感到穩定的,隻有你適應各種環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