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係統粉 >   安卓資訊 >   產業互聯網“大逃殺”,群雄逐鹿,小米係內部也會打架?

產業互聯網“大逃殺”,群雄逐鹿,小米係內部也會打架?

時間:2019-11-25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圖片來自網絡

文丨陳選濱

來源丨智能相對論(ID:aixdlun)

一向立足C端市場的小米,終於向B端市場跨出了關鍵一步。

MIDC 2019上,小米正式對外發布了小米智能酒店解決方案、小米智慧地產解決方案以及小米IoT企業套件。

可見,跨向B端市場的發展,小米似乎也做足了準備,擲地有聲。

而對於這樣的橫跨B端與C端的戰略發展,在今天的互聯網趨勢下並不意外,擁抱產業互聯網是當前各大互聯網企業爭先嚐試的領域。即便是to C基因最濃重的騰訊,早已在此前宣布轉型,相比之下,小米對B端市場的隱而不發反而像是有些“起晚”了。

隻是在當前的這個節點,小米跨向B端市場的動作確實有趣。

在“手機+AIoT”的雙引擎戰略下,手機承壓勢弱,AIoT亟待驅動加速,來平衡整體發展。跨向B端市場或許隻是一次試水,但也將承載著諸多小米未來在AIoT領域的發展願景。

當然,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生態結構下,小米to B的跨越對於其生態鏈企業而言,或許也將麵臨一次重新的定義。

對外與對內,小米的to B跨越,都有著當前需要承接的導向。

To C還是To B,對於小米來說並不重要

“做軟件還是做硬件,做to C還是to B,有些公司很糾結。但對於小米來說不重要,我們有to C的基因,也有to B的能力。”小米副總裁崔寶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道。

事實上,小米踏足C端市場與B端市場已有些時日,並不陌生。前者的to C業務自不必說,後者的生態廣告就是一項to B生意,據數據顯示,在2019上半年小米的廣告收入便達到了48億元。

但是,類似廣告服務的路徑仍停留在傳統模式,與現在小米進入企業級服務市場相比,區別在於從前者的單向服務到後者的雙向合作,小米正在將to B的路徑深化,向產業互聯網的方向發展。

而這個發展的承載點很有可能便是小米的AIoT生態,也正如崔寶秋所說,“to C與to B都不重要”,兩者都隻是發展路徑的問題,重要的是如何把這個生態做大、做強、做深。

而此次的to B跨域,對於小米而言或許也正是AIoT生態發展的一定臨界點的再助力。

據MIDC 2019的數據顯示,小米的AIoT平台總連接設備數為1.96億,同比增長69.5%,服務5599萬戶家庭,其中擁有5件及以上小米IoT產品的用戶接近300萬人,同比增長78.7%。

不難看出,如今的小米AIoT生態在多年C端市場的耕耘下已經初具規模,在某種程度也讓小米擁有了進軍B端市場的底氣,這是小米的跳板。

當然,另一方麵,更加現實的問題——萎靡不振的股價,讓小米不得不尋求更具爆發力的業務來提振市場信心。

雖然一直以互聯網公司作為定位,但是當BAT等互聯網巨頭正在紛紛向產業互聯網領域積極探索的時刻,小米的另類恰也成為資本市場的質疑所在。

再比如,以家電家居而聞名的海爾、以技術問題而被網友吐槽的聯想,等等,站位上常常被拿來與小米進行對比的企業,都不約而同在此前轉向了產業互聯網的發展,並取得不錯的成績。

小米to B看似不重要,但在現實的市場麵前,也不得不麵臨著發展趨勢下的風口壓力。

所以,小米來了。

產品型產業互聯網:小米跨一步,生態鏈抖三抖

衛哲此前在談及關於產業互聯網的發展上,將其分為三大類,分別為交易型產業互聯網、服務型產業互聯網與產品型產業互聯網。

不出意外的話,小米應該屬於第三種,即產品型產業互聯網。

也不難理解,產品型產業互聯網主要便是通過提供硬件產品來服務企業的模式,當然其中也不可缺少軟件服務的支持。硬件為主,軟件為輔的“軟硬兼施”是該模式的關鍵點。

而對於小米而言,硬件是優勢,軟件尚有不及,當前主打的也隻能是硬件產品背書的小米智能家居。

那麼,當小米跨向B端市場,為企業級用戶提供整套解決方案的發展上,便不得不提及小米背後的生態鏈體係。

眾所周知,小米生態鏈的內部站位並非“一個蘿卜一個坑”的產品布局,同是生態鏈企業,既有產品上的重合,也存在一定的內部競爭。

比如,就智能鎖來說,小米生態鏈的綠米、雲丁科技、雲柚科技都在做;小蟻、創米與華來科技同樣都在做智能攝像頭,等等,類似的產品重合在小米生態鏈並非個例。

而根據小米生態鏈的發展理念來看,類似的情況在未來隻會隻多不少。

如此以來,便存在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老大要去B端市場掘金,會帶哪些個小弟一起呢?帶完,是不可能,隻能說能者為上。

但對於小米生態鏈而言,玩法與模式的前後改變是存在的——

在C端玩法,小米老大提供一個開放的平台,大夥掛著老大的名號向用戶做生意,各憑本事,能不能賣出取決於用戶的選擇。

而到了B端市場,那無疑是老大拉著一夥優秀的小弟在旁邊開了個小灶,跟去的必然有肉吃,跟不上的隻能繼續在C端市場各安天命。

為此,後續的生態鏈影響或許還有待觀望,但內部的競爭趨於激烈是必然的導向,小米揮動to B的旗幟,生態鏈下的企業又將麵臨一次內部的賽跑。

產業互聯網“大逃殺”,小米該亮劍了

這是發展下的一種趨勢,並非隻是生態鏈企業,進入產業互聯網賽道,小米的奔跑也不得不提速。

這是一個講究產業整合與服務專業的領域,也是一個注重業務擴張的市場,對於小米而言各方的挑戰都會接踵而來。

C端市場的玩法不一定適用於B端市場,而B端市場所看重的點或許也曾被C端市場所忽略,如IoT數據庫。

在智能相對論(aixdlun)的粉絲交流群裏,便有人指出:“IoT發展還有一個前提——IoT數據庫,而這個雲服務能力,可能最後隻有華為、阿裏、騰訊能做,小米會有心無力。”

在當前的C端市場,對此幾乎是避而不談,但是在產業互聯網的B端市場,未來的關鍵便在於此,雲服務的能力與數據庫的承載都將影響後續的爆發。

小米在此,是否真的有心無力?

在諸多互聯網企業的布局中,阿裏雲一馬當先,騰訊雲、百度智能雲、華為雲等拍馬來趕,但小米似乎鮮有新聞。

按常理來看,“ABC(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的技術主線始終貫穿幾大互聯網企業的轉型發展,小米做了AB,不至於唯獨留下C。

而市場與大眾對此的忽略也在所難免,因為小米的C並不在小米,而在於雷軍背後的金山。

金山雲一直以來便是小米背後的重要支撐,為小米提供虛擬私有網絡(VPC)與雲物理主機(EPC)等等。甚至是小米互娛采用的也是金山雲的遊戲雲解決方案,來保障旗下遊戲的運行。

同樣的,小米對於金山雲的支持也不在少數,僅是投資便達到上億規模。兩者緊密的站位在發展上相輔相成,而小米的高光與爭議性往往隻讓大多數人看到小米,反而忽略了旁邊的金山雲。

在MIDC 2019上,金山雲再次亮相。而對於已經宣告進軍產業互聯網市場的小米而言,金山雲的重要性不亞於生態鏈下的硬件企業,未來的發展需要更多的借力。

結語

跨向B端市場對於小米的AIoT生態而言是一次發展路徑的擴寬與深化,但也如崔寶秋所言,“最終就是一個B2B2C的模式。”

在產業互聯網的發展上,有些企業的重點可能是B端市場,但對於小米而言,C端用戶始終是其麵向市場的落腳點,這也是產品型產業互聯網的趨勢。

而能否沿著這個趨勢走出小米的道路,還有待小米與其生態鏈夥伴的共同努力,有待觀望。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我要分享:

編輯推薦

版權信息

Copyright @ 2011 係統粉 版權聲明 最新發布內容 網站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