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7-09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記者 | 伍洋宇
編輯 | 文姝琪
16.70港元,7月9日午間收盤,小米公司股價接近17港元——上市兩周年,它似乎終於要重回發行價。
2018年7月9日,小米在港交所敲鍾上市,小米人積攢八年多的情緒得到一次完美釋放。但市場並未加入這場狂歡,小米17港元/股的發行價開盤即遭破發,跌幅達2.35%。經曆了一天的拉扯後,小米報收16.8港元/股,較發行價仍跌去了1.18%。
小米 “開盤破發”已是招惹議論紛紛,兩次“腰斬”則更為外界所咋舌。
第一次就發生在上市。小米在一級市場的估值曾一度傳來高達1000億美元,但以發行價盤算僅為543億美元。事實上,小米在2014年底的融資消息就已傳出過450億美元的估值。換句話說,小米後來四年的努力,隻換來了不到100億美元的增值空間。
第二次則在上市的一年之後。剛上市的一個月,小米股價也曾大幅上漲,最高觸碰到每股22.2港元的盤中價格,隨後便一路走低。期間掙紮上升過幾次但都不持久,最後在2019年9月2日盤中創下8.28港元的曆史最低價。
兩次節點性的“被看低”為小米招來諸多質疑,這背後並非沒有原因。
小米上市本身沒有踩在一個好的時間點上。2018年的資本寒冬對很多人來說仍然曆曆在目,彼時,市場兼具內憂外患,外有中美貿易戰、美聯儲加息,內有去杠杆、嚴監管。這些動作延伸至資本市場後引起“錢荒”,導致大批赴港上市的新經濟公司估值倒掛。
它們本在半年前還雄心勃勃,但七八月等待它們的隻有“破發”和“流血上市”。
而後,上市近一年多的時間小米也沒能扭轉開局劣勢,這與其自身表現有關。富途證券投研團隊對界麵新聞記者分析稱,這段時間小米股價低迷主要是由於在4G時代其市場份額不斷被友商侵蝕,而小米中低端手機盈利能力低下,互聯網服務業務和IoT業務也一直在爬坡當中,資本市場對其未來存疑。
2019年,小米發布的機型中最主要的有三款,旗艦機小米9、性價比機型紅米Note7,以及主打設計流的小米Mix3,從產品的突破性上來講得到了消費者和行業的一定認可。
不過,據英國調研機構Canalys對國內智能手機手機市場的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銷量前三的廠商是華為、OPPO和vivo,其市場份額分別為38.5%、17.8%和17%,小米僅以3880萬台出貨量占據10.5%市場份額,同比下滑21%。
這個下滑幅度不僅超過了2019年國內智能手機總出貨量7%的下跌,也使小米成為了排名前四的廠商中除逆勢上漲35%的華為之外下滑最厲害的手機品牌。
與此同時,據小米2018年第四季度至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其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同比增速為75.4%、56.4%、44.0%、44.4%,互聯網服務同比增速為39.3%、31.8%、15.7%、12.3%,均顯示出增長疲態。
實際上,關於股價為何持續走低的疑問,小米也曾對外回應。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溝通電話會上,小米時任CFO周受資表示,股價會受到很多外部大市場的影響,“小米堅信隻要持續在業務道路上為用戶提供價值,小米的業績持續增長遲早會在股價上體現的。”
以小米當時的股價表現來評判,這是一個聽上去說服力並不強的回應。畢竟在2019年1月,小米董事長雷軍、時任CFO周受資及其他控股股東宣布將禁售期延長一年,都未能大力拉動股價。
但這樣的情況似乎就快成為曆史。如果拉出一張今年的行情圖,會發現小米上半年已經基本脫離10港元的“穩態”,開始衝向新高。
對於一隻個股而言,其漲跌機理與基本麵、政策麵、資金麵、題材風口等多個方麵有關。單就基本麵來說,小米作為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平台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其核心在於其手機市占率的提升,通過手機銷售擴大用戶基數並向用戶提供服務,再到從服務實現大規模變現。
而從其核心手機市場來看,隨著4G時代向5G時代的轉換,國內智能手機廠商的主戰場也在一並遷移。因此,從前述投研團隊的視角看來,能夠刺激資本市場持倉小米的事件類型主要有三種:第一是其5G手機市占比的不斷提升;第二是小米互聯網服務業務變現力的提升;最後是小米綜合利潤率的回升。
由此再看小米從去年低穀期到今年的股價表現,可以暫且從三條路徑找出它上漲的原因。
一方麵,盡管“黑天鵝”事件在今年突如其來,但小米在進軍5G領域上依然顯示了難以撼動的決心。並且,小米正同時在中高端市場和中低端市場穩步推進。
今年2月13日,雷軍通過線上直播形式發布了支持SA/NSA雙模5G的小米10,而隨著其他機型的步伐緊跟,小米已經在上半年陸續推出了6款5G手機。此外,行業人士預計小米今年還將持續推出至少4款5G手機,其產品發布速度之快,可以稱之已經開始搶占5G普及紅利。據富途證券數據,目前,小米5G手機占公司出貨量的比重為26%,在國內5G手機市場占有率為15%。
另一方麵,小米2019財年報告及2020年一季度財報析出後,盡管也暴露了一些問題,但總體上為小米贏得不少掌聲。其中,在穩步增長的營收之外,小米海外市場的表現格外矚目,不僅在一季度總收入中占比首次達到50%,在印度和西歐市場的占有率也有明顯提升。
據IDC統計,2019年第四季度,小米智能手機連續十個季度在印度保持出貨量第一,按出貨量計算,當季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約為29%。據Canalys數據,2019年第四季度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在西歐同比增長115%。
當然,還有一個不可回避的動力是來自回購。去年9月2日,也即股價創新低的當日,小米公布了120億港元的股票回購計劃,股價刺激性地短期上漲。今年6月23日,小米再次公布了股票回購授權決議,回購總數不超過議案通過日公司總股本10%。以小米當日的市值計算,此次回購金額上限將超300億港元,是目前回購規模最大的一次。
不過,小米方麵曾對界麵新聞記者表示,此次授權屬於每年常規操作,與“行權”有區別,僅表示董事會有了回購權利,而並非小米要進行回購。但總體來看,回購“行權”也隻是時間上早晚的問題。隻是應該指出,回購對於股價的作用隻是短期提振,長期而言仍舊需要小米的核心價值來支撐。
事實上,小米不得不加大資本市場的表現力度。
與小米前後腳上市的明星互聯網公司中,美團、拚多多均已相繼突破千億美元市值。其中,後於小米兩個月登陸港股的美團點評,其股價已漲至199.8港元(7月8日數據),較其69港元的發行價翻了兩倍不止;美股電商黑馬拚多多的股價已經超過90美元直逼100美元,雖又有回落,但較其兩年前19美元的發行價可謂漲勢凶猛。
在此,更不用提遙遙領先的騰訊和阿裏,以及紛紛選擇在港股二次上市的網易和京東,後者也是分散資本目光的強力軍。
事實上,對於小米當時的上市,雷軍曾公開表示過沒有給予支持態度,並稱之為一種“棄權”。那是一個談判出來的結果,高管團隊在2017年底通過會議認為,小米已經到了IPO的規模和時間點。絕大部分高管支持,而雷軍沒有反對。
“我覺得再有兩三年來醞釀的話,上市會更好。當然,永遠沒有最好的時間點。”他說,“反正上市也隻是個開始,小米在市場的大環境中接受錘煉,可能也更好。”
據網易科技報道,決定上市的那一年底,雷軍曾帶著2000億美元估值的目標與投行接觸,並獲得了對方認可。盡管這個數字後來一直未經證實,但依舊被默認為雷軍對小米上市的原始希冀。
如今恰好兩年時間過去,如果小米當初沒有選擇上市,這兩年的醞釀是否足以撐起他的這份想象?外界不得而知。
在富途證券投研團隊看來,小米上市後的兩年由於市場競爭激烈,股價不斷下滑進入低穀,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過,目前看來市場對其呼聲確有漸漸放大的趨勢。
一方麵,小米上半年的股價並非憑空好轉。這背後是小米實行了比較穩健的經營策略,保證了現金流以及利潤等財務指標,同時在4G手機上清理庫存,為接下來的5G手機元年打好了一定基礎。
另一方麵,小米在國際化和“5G+AIoT”戰略下,建立了5G手機市場、海外市場和IoT領域的一定優勢,這都會是小米未來的重要看點。
據老虎證券投研團隊對界麵新聞分析,從全球疫情影響看,中國智能手機購買複蘇進程要快於歐美,從供應鏈恢複程度看,大致的順序是:中國>歐洲>美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小米在中國和歐洲的份額是比較大的優勢。”
盡管如此,印度政府6月29日麵向59款中國App所下禁令,還是為小米的海外市場埋下了一筆隱患。首先,App下架本身可能會對手機銷量帶去一定影響;其次,軟件的經驗在前,中國硬件廠商在印度的處境已經存在不確定性。
值得繼續注意的是,上一次小米股價由10港元奔向13港元的路途,也大概持續了三個月。這次股價新高,也大概站在了三個月的時間節點上。
小米能否繼續保持現有增勢?或許,這既是它對自己股價持久性的驗證,也是麵對資本市場一份遲到兩年的、驗證自我價值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