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6-28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近年來,處於半隱退狀態的黃章幾度出山,卻都沒能將魅族拉回正軌。公司長期策略不明朗,產品係列也不夠穩定,攢夠了失望的魅友,最終也選擇了放棄。
有人說,魅族走到今天,黃章要負90%的責任。性格固執的黃章,在魅族一些關鍵節點並沒有起到積極作用。
一口回絕雷軍的投資方案:來做CEO可以,股份免談。否定魅藍獨立發展的戰略布局,將它並入魅族。對待阿裏的投資過於自我,導致合作未達到預期效果。股權激勵變"收益權",導致大量人才流失。……"渠道節節敗退,產品無法迎合市場需求,這些長期戰略失誤,其實都歸咎於黃章本人。"一位互聯網觀察人士指出,自2003年成立魅族以來,黃章一直掌握絕對控製權,即便是2014年引入外部投資之後,黃章及其家人的控股比例依舊占據優勢。
這種一言堂的家族企業模式,很容易造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麵。而黃章恰恰又是一個偏執自負的人,手下的人很難有出頭的機會,導致不少人才被友商挖牆腳。
魅友怒其不爭,表示黃章不做大股東,才有魅族最後的生存機會。
問題是,沒有黃章的魅族,真能如魅友所願嗎?
黃章的偏執保證了魅族手機特立獨行的產品體驗,不過隨著 國產手機的全麵崛起,消費者也在成長,手機性能、產品售後和係統生態等成為左右消費者購買意向的新因素。
小眾而美的魅族,在華米ov的猛攻之下,也沒有了往日的風采。
消費者都喜歡低價高性能的手機,但是眼下的魅族根本玩不起。如果沒有黃章,魅族或許還有一線生機。開放股權吸引一波資金,借助魅族做產品的優勢,完善產品線,還是會有魅友願意掏錢的。
如果沒有黃章,魅族也許少了一些別具一格,卻可能多了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