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3-17 來源:互聯網 瀏覽量:
從小米10係列發布到現在,已經有一個月的時間了。因為這台小米10是我自己掏錢買的,時效性也有點晚了。所以,在這篇文章裏,我不想去複述那些乏味的參數指標,而是想從自己的體驗角度說說小米10的各種感受,並和大家談談我對於手機行業的未來看法。
那麼,我們就從這部小米10手機開始,聊聊小米乃至更多國產手機品牌的高端之路,以及未來的前行方向吧。
我這台小米10是8G+128G版,配色為海神藍。
娛樂兔跑分
Androbench跑分成績
說實話,最近連著發布了這麼多款高通865的手機,核心規格都差不多。這也導致參數跑分沒什麼太大意思,我也就是象征著跑一下,核心內容還是後麵的部分。
拍照對比:一億像素真的那麼厲害嗎?
拍照是小米10係列的一個主打賣點。一億像素模式下,最高可以達到2X變焦。大概是得益於高通865的性能升級和不斷的係統優化,這回小米10一億像素模式下拍照的成像速度比去年的CC9 Pro快了很多,起碼不影響我的正常使用了,是一個值得肯定的進步。
一億像素模式下,這一張照片的文件大小也達到了14M。
一億像素帶來的最直接感受,就是放大之後依舊清晰。以上麵這張一億像素的照片為例。在相冊裏雙擊照片,即可進入1億超清預覽。
說完了一億像素,我們再來看看正常默認的拍照對比。同樣都是互聯網品牌,這裏我用接近同價位的榮耀V30 PRO(其實榮耀還更便宜點)來作對比。所有照片都是我自己親手拍的,開啟了AI模式,沒有做其他後期處理。
我拍的樣張數量不少,一組組發出來。首先是第一組。
第二組,廣角。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廣角。
第六組
第七組,廣角
接下來上幾組沒有開水印的,也就是之前盲評時候的樣張。同樣是榮耀V30 PRO在前麵,小米10在後麵,大家可以看得比較清楚。
第八組樣張,喵星人。
第九組,三倍變焦模式下拍攝的。
第十組,五倍變焦。
第十一組,十倍變焦。
第十二組樣張。
下麵我說一下我對於兩台手機的拍照對比感受。
在建築高樓等場景裏,小米10的銳化會更重一些,色彩也會更濃鬱,乍一看甚至還有一些“徠卡”味道。就照片效果來說,我更加喜歡小米10的呈現,適當添加了一些暗部的細節,讓照片看起來更加有質感。而在室內的環境裏,小米10的調色風格又變得比較淡,有一些變化,和後麵的夜景模式下的色彩調教很相似。
在拍攝綠植的時候,小米10的偏色情況比較嚴重,與肉眼所見不符,有明顯的的泛黃現象,而且葉子邊緣處理得不太真實,整體看起來質感比較一般,有一定的塑料感。而且在拍攝花朵的那一組對比裏,榮耀V30 PRO的顏色和虛化效果都更舒服一些。
變焦之後,小米10的表現比榮耀V30 PRO差了不少,這應該是沒有配備長焦鏡頭的原因,畫麵糊的有點厲害。(別問我為啥沒測小米10 Pro,因為當時妹買到啊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在拍攝綠植和小花的時候,它們都在被微風吹著不停地晃動,並不是處於完全的靜態中。兩台手機都是AI攝影默認開啟狀態,而榮耀V30 PRO在這種拍攝環境下,AI識別非常迅速,識別後的對焦速度、成片速度及穩定性都比小米10表現得更加友好。大家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使用小米10和榮耀V30 PRO這兩台手機實際拍攝一下,這種拍攝的過程體驗也是很有意思的。
接下來,是夜景模式的對比,第十三組樣張。
第十四組。
第十五組。
第十六組。
第十七組。
第十八組。
第十九組。
第二十組。
夜景模式下,其實小米10這回有了不少的進步。與榮耀V30 PRO相比,米10色彩顯得比較淡。就我當時的肉眼所見,實際畫麵其實看起來是介於兩者之間,沒有小米10那麼淺,也沒有榮耀那麼重的德味。
因此,喜歡哪種風格,我隻能說見仁見智了。
極暗環境下的夜景模式拍照對比,這裏我沒有開水印,相信大家也能猜得到具體是哪款機器拍攝的。
第二十一組。
拍自行車這張的時候,還尚且有一點點光亮,小米10和榮耀V30 PRO的表現差距還沒有那麼明顯。
第二十二組。
到了後麵這張,基本就是微光環境了,而成像結果也可以說是非常鮮明。相比小米10,榮耀V30 PRO的勝出毫無懸念。
國產手機品牌的高端之路
其實到現在,國內有多款的搭載高通865芯片的手機產品都發布了,我個人有一個最大的感覺,就是:同質化。
許多廠商所發布的5G智能手機,除了品牌LOGO的不同之外,最大的不同就是對各類手機元器件的排列組合形式的不同和最後因此而產生的價格的不同。
是一場選用什麼樣的芯片、什麼樣的攝像頭、什麼樣的屏幕等等的排列組合遊戲。從1,2,3,4,5,6,7,7個數字中任選5個來組合就有21種方式,但是手機不是數列,21種組合方式可以帶來價格的不同,但無法形成產品的差異感與驚喜感。
但是差異化,恰恰是所有高端智能手機不可或缺的靈魂。
智能手機是一個大眾型的電子消費品,市場很大,但同時市場細分分明,不同的消費層級,對應不同的購買能力、功能需求與心理需求。
購買1500元以下手機的人,他最敏感的往往是價格和過硬的基礎質量,而在2500-4000檔之間,產品的配置與性價比成為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再往上,消費者會考慮品牌形象、品牌價值觀是否更加“順眼”等等……
可能沒有任何一個追求上進的公司,是沒有做過高端夢的。但是高端對於一家企業來說,是一場猶如蝴蝶破繭般的蛻變,它是企業在技術、品牌、銷售、管理、人才等內外多個方麵的漫長積累後的量變到質變。
小米需要這樣的一場蛻變,以在未來贏得更好的發展。這一點,是無需否定的。
因為沒有買到小米10 Pro,僅僅從我手上有的小米10來說,我覺得它與小米的雄心壯誌間,尚有需要跨越的鴻溝。
成為一款配置與性能都較為優異的水桶機,僅僅隻是高端智能手機的入場券,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一切更貴的東西,都必須符合某一種意義和範圍上的“稀有”。在這種“稀有”之外,還必須滿足消費者使用頻率高,感知明顯的特征。
奢侈品是普通人的奢侈品,但卻隻是富豪人群的普通日用品,道理都是一樣的。
蘋果的差異化是其獨有的iOS係統與A係列芯片,不需要任何測試數據和任何科普與專業說明,每一個蘋果用戶都能最強的感受到這種獨特與“稀有”感。iOS係統與安卓係統它不一樣啊。
三星具有業內最全的自研產業鏈,從SoC、屏幕、存儲、CMOS等等元器件都可以實現自家搞定。固然近幾年在SoC方麵逐漸弱勢,但是屏幕和CMOS卻有愈發火爆的趨勢。
中國本土品牌之中,目前做高端智能手機最成功的華為,它的自研海思麒麟係列芯片,Mate與P兩個高端係列都擁有獨有的徠卡調色與拍照,也是屬於華為自己的品牌護城河。
縱觀蘋果,三星與華為,其實你可以很清晰的發現,它們的核心差異之處並不在一些非高頻率的使用需求上,而全都在非常普遍的高頻次使用功能方麵。
當然,以華為P係列為例,一直有數碼愛好者質疑說普通人有那麼高頻次的攝影需求嗎?它們需要變焦嗎?算法和AI攝影會不會讓大家覺得不真實?
其實這個問題,你甚至都不需要通過專業市場調研去論證,而是打開手機看看現在我們使用的熱門社交軟件都在流行一種什麼樣的表達方式。
以我們這一代人為例,很多年前我們寫QQ空間和博客,後來發微博、朋友圈,現在發抖音、快手、小紅書、ins……我們從文字到圖片到短視頻,就如同祖先發明了文字、圖畫、紙張與書籍,有一種需求,延續千年萬載,從未改變,那就是每個人自我表達的需求。
所以,拍照手機的產品設計是以專業攝影愛好者為標準的嗎?
答案顯而易見,不是。
我在小米10係列身上,所看到的鴻溝恰在此處。小米的高端產品,需要既符合高頻使用要素又具備獨特與差異化之處的某種東西。以建立起在性價比之外的,另一種品牌聲音。不然,這就隻是一場性價比價位區間的升值而已。
我沒有拿到小米10之前,其實對一億像素,是比較有期待的,因為,這是我在它發布時的那個階段,在這台手機上,所能看到的唯一具備“稀有”性的一個高頻使用功能。但是在實際使用後,一億像素在小米10身上的優勢並沒有那麼明顯,隻能使用1-2倍的焦段變化,成像速度也會有一丟丟的處理時間延時。而在手機的屏幕上,除非你把圖片放大,否則我的肉眼看不出來和其他旗艦手機的拍照有多大區別。
但是,我不可能去社交軟件分享一張照片的放大細節給朋友看,甚至很多社交軟件根本不支持較大的圖片和視頻發送分享,於是這就很難突破固有用戶圈層,達到真正的口口相傳的口碑傳播效應。
其次,如果不開啟高效率圖片格式,它的照片大小就會非常大,對於手機存儲很不友好。因為目前我日常使用過的多款其他手機都沒有建立起要開啟這種存儲模式的使用習慣,其實也是增加了手機使用上的不協調感。
絕大部分的消費者對智能手機的體驗感是一種綜合性的直觀體驗,他們是不會對著芯片與參數興奮的,一切的性能、參數都必須要轉化為他們能實際感知到的東西,這些感知又與他們的需求以及需求的高頻、中頻、低頻密切相關,因為消費者最終選擇的,往往是最適合他們自己的。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小米品牌向高端的衝刺是一種值得肯定與讚賞的勇氣,從它的企業發展階段來說,這也是一種必須要進行的改變。
我事實上認為,一切的探索都值得被鼓勵。
但是,小米在提出“高端”的目標之後,對於目標購買人群與產品設計都應該進行更好與更準確的定位,同時,在技術、品牌、銷售的多個方麵,還尚待更多的積累。